二十年前的二月分,英國頂尖科學期刊《自然》雜誌刊出進展十年「人類基因定序」計畫的頭一個成果,那是人類基因定序的一個草圖,當下立即引起甚大的關注,一時間似乎開啟了一個以基因定序來決斷生命現象的新紀元。
今年二月間,《自然》雜誌再刊出專文,回顧基因定序計畫進展二十年帶來的成績,造成的影響,以及未能解決的諸多問題。簡單來說,其結論就是要了解如同生命的這樣一個複雜體系,對於個別單元的精細探究或有必需,卻遠不足夠,原因是生命個別單元之間多元作用造成的複雜性,難以盡識。
人類對於生命探究會走向基因之路,其來有自,一言以蔽之,還是近代科學化約論思維的主導所致。一般談起近代遺傳科學的發展,多以奧地利天主教神父孟德爾(Gregor Mendel)的遺傳理論作為起點,其實在天主教修會小花園中做了十五年植物授粉雜交實驗的孟德爾,並沒有提出遺傳理論的想法,遺傳理論是孟德爾默默無聞去世十六年後,才由三位研究他實驗筆記的科學家提出,而造就這個科學史上「三人再發現孟德爾遺傳法則」的過程,有一個更大的歷史與社會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