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二氧化碳,現在想起了甲烷

近幾十年來漸成顯學的氣候變遷問題,有不同的說法,有說是全球暖化,有說是極端氣候,不論如何,總就是認定為一個反常現象。於是科學披掛上陣,找尋造成這些異常的禍首元凶,這些年似已有了共識,那就是二氧化碳。但其實在大氣科學家對於地球為什麼變暖的討論當中,也曾經考慮過其他的因素,在大氣中最受到關注的氣體就是甲烷。

去一年多,世界多陷在新冠疫疾的威脅恐慌當中,連帶著科學刊物或媒體的關注,也變得分外狹隘,似乎天地之大,就只有這場流行疫病是寰宇的重中之重,拿具代表性的科學期刊《自然》雜誌作一標誌,其中增加不計其數的研究成果與消息,盡是新冠新冠,看著覺得天窄地隘,氣悶眼促,顯現出的盡是近代科學急功近利的面向。

這個舉世一致的大氛圍當中,倒是另有一個自然威脅常被提及,那就是近幾十年來漸成顯學的氣候變遷問題,這個問題討論很多,也有不同的說法,有說是全球暖化,有說是極端氣候,不論如何,總就是認定為一個反常現象。於是科學披掛上陣,找尋造成這些異常的禍首元凶,這些年似已有了共識,那就是二氧化碳,為什麼是二氧化碳呢?道理很簡單,一是二氧化碳是人類近代工商活動排放的主要氣體,而且又是與植物暖房效應有相同作用的「溫室氣體」,因此地球在這許多「溫室氣體」包圍之下,就像一個大暖房,愈來愈熱了起來,正是標準的一個「科學思維」。

二氧化碳討論了多年,最近另有一個氣體異軍突起,那就是甲烷。其實在大氣科學家對於地球為什麼變暖的討論當中,也曾經考慮過其他的因素,在大氣中最受到關注的氣體就是甲烷,為什麼呢?因為不但人類活動也增加了甲烷的排放量,特別是甲烷的所謂「溫室效應」,居然是二氧化碳的幾十倍,非同小可,過去多年也有對於甲烷的究責之聲,其中最有趣的是說,由於食草反芻動物的放屁之中,便有大量甲烷,因此也有提議,要對於養牛羊數量大國,如澳洲和紐西蘭,開徵甲烷排放稅,真是不折不扣的「屁稅」。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僅供「非會員 」閱讀,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線上會員籌備中 敬請期待

作者
江才健,資深科學文化工作者,曾任《知識通訊評論》發行人兼總編輯,帶給你每月一則富有人文的科學資訊。
本文出自

清法戰爭的基隆戰場

【本期封面】圖片提供/Lambert van der Aalsvoort
十九世紀末,法國人薩勒以鏡頭記錄清法戰爭下的北台灣戰場,山頭上,法軍主砲轟擊的濃濃白煙,戰事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中,兩方對峙,勝敗未卜。薩勒的攝影目的原本是為了獲得軍事情報,而攝影作為偵察的一種方式,對當時台灣的地形景貌、氣候變化、生活痕跡等做出了清楚的紀錄,卻也意外地為今日留下了難得的歷史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