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本海默的命定悲劇

奧本海默有如人類歷史大洪流中的一個工具,成為造就這項科學偉業的關鍵推手,給他自己,也給人類帶來意想不到的命定悲劇。

前美國製作的電影《奧本海默》上映,得到相當關注,甚至引起「巷議街談」風潮,頗使人意外。這個電影講述的,是領導美國和盟國科學家完成製造原子彈計畫的天才物理學家奧本海默(Robert Oppenheimer),主要根據近二十年前的一本奧本海默傳記,也許電影的切入角度特殊,加上天時的加持,似乎市場反映很好。

科學史說上個世紀是物理科學的世紀,常說物理科學在上世紀提出的量子概念,不世出理論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一人完成的狹義和廣義相對論,給人類對於物質結構的認知,以及自牛頓以降的運動座標和時空概念,帶來了革命性視野。但是就一般人來看,人類如何解構物質的微觀結構,釋放出比燃燒更巨大億萬倍的原子核能量,才是震古鑠今的物理奇跡。冉冉上升的蕈狀雲,居然結束戰爭,改變了歷史,那才是物理科學留給世人最為鮮明的威力展示。那是科學最壞,也是最為有效的一個展示。

奧本海默雖被稱為「原子彈之父」,但是原子彈卻不是某一個人所能造出來,也不是因某一個人的理論所帶來,那是西方近代科學自希臘神話普羅米修斯追火傳承而來一項知識勝利,碰到上世紀一個巧合的天時,奧本海默有如人類歷史大洪流中的一個工具,成為造就這項科學偉業的關鍵推手,給他自己,也給人類帶來意想不到的命定悲劇。

一九三八年底,吳健雄評價為比居里夫人更好的德國女性實驗物理學家麥特勒(Lisa Meitner),以她深厚的原子核撞擊實驗經驗做出判斷,認為在柏林威廉皇帝研究院進行的原子撞擊實驗,已經發生了人類從未經驗過的原子核分裂反應。一直是這個實驗主導者的麥特勒,當時為逃避德國納粹對猶太人迫害已逃亡瑞典,因此在人類科學歷史上最具戲劇性這個實驗中,麥特勒的俗世名聲遭到了忽視,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她的兩個合作者,連愛因斯坦都大表不滿。

一九三九年初,原子核分裂的科學祕密還在世界極少數頂尖物理學家間流傳,對於這個核分裂是否能發展成為威力強大的殺人武器,連公認最傑出的大科學家費米也毫無把握。後來居里夫人女兒和女婿巴黎實驗室公開了一項實驗結果,證實每次核分裂反應至少可以放出三個中子,對於內行物理學家來說,這是一個通關密語,說明原子核分裂反應經連鎖反應而製成武器,是可能的。

一九四二年在美國祕密開始的「曼哈頓計畫」,是近代科學史中最成功的大計畫,毫無疑問,奧本海默居功厥偉。他看似無所不知的博學,讓「曼哈頓計畫」軍方負責人顧孚(Leslie Groove)將軍,選擇他這個沒有諾貝爾獎頭銜的人做共同主持人,顯現出不凡的知人善任。在當時美國物理學界,奧本海默的一種新開天地的形象,在任何場合中展現領袖群倫的智者魅力,讓他難以想像在兩年多時間,帶領數以千萬計的科學工程專家,完成人類前所未有的原子彈製造計畫,確實是前無古人的一個歷史偉業。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僅供「非會員 」閱讀,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線上會員籌備中 敬請期待

作者
江才健,資深科學文化工作者,曾任《知識通訊評論》發行人兼總編輯,帶給你每月一則富有人文的科學資訊。
本文出自

黃裳鳳蝶

【本期封面】攝影/林柏昌
黃裳鳳蝶是台灣特有亞種,以屏東墾丁,尤其港口溪村以南到鵝鑾鼻為主要棲地。牠很美、是全台灣島最大的蝶,飛得特別高,最愛訪花海檬果、火筒樹、龍船花等紅紫色蜜源植物,但黃裳鳳蝶不好拍攝,自由生態工作者林柏昌由成功高中生物社啟蒙,即投入生態觀察教育三十年,能拍到這幀雄蝶高飛畫面誠屬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