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與淚水之河 瓜地馬拉的水脈保衛戰

瓜地馬拉的波洪河,一群孩子正在開心地戲水,渾然不知水域正面臨存亡危機。為了捍衛賴以維生的水源命脈,當地居民正與大企業鬥智鬥力,展開一場曠日廢時的鬥爭。

瓜地馬拉的波洪河,一群孩子正在開心地戲水,渾然不知水域正面臨存亡危機。(攝影/Nicola Zolin)
瓜地馬拉的波洪河,一群孩子正在開心地戲水,渾然不知水域正面臨存亡危機。(攝影/Nicola Zolin)

南美洲,形容水源的爭奪是場搏命之爭絕對不誇張。在瓜地馬拉北部墨西哥邊境一帶,當地居民為了捍衛水源,與水電公司陷入長達十年的長期抗戰,抗爭不僅曠日廢時,有些居民甚至賠上了性命。

每天大清早,二十八歲的農民胡安(Juan Alonzo)就會帶著他的大兒子,前往他那位於波洪河(Pojom river)沿岸的農地,他在此種植玉米與小豆蔻,艱難地維持著龐大家庭的支出。在前往農地的途中,他們順道造訪了胡安的父親賽巴斯汀(Sebastián Alonzo)的墳墓,賽巴斯汀於五年前的一場示威行動中不幸喪命,講到傷心處,胡安聲淚俱下:「我父親為了捍衛居民的權利而喪命,但至今情況仍不見好轉,企業的惡勢力仍肆虐著我們的家園。」在距離墨西哥邊境數公里的小農村,居住著無數個像胡安這樣的貧困農民,這些村莊缺乏基礎設施,甚至沒有電力,年輕人為了逃離貧窮,只能前仆後繼地設法移民美國。

瓜地馬拉三大河流之一:亞洛維茨河。

通往這一地區的道路既偏僻又蜿蜒,僅有強壯耐操的皮卡車能夠到達,對這些人跡罕至,宛如被拋棄的地區而言,唯一的命脈即是來自瓜地馬拉三大河流:波洪河、內格羅河(Río Negro)、亞洛維茨河(Río Yalowitz)的水源。因此當PDH公司(Promoción de Desarrollo Hídrico)宣告將在此建設兩座水力發電廠時,當地人皆對其寄予厚望,幻想它能為村莊帶來電力,進而帶來期待已久的繁榮與進步,然而這個夢想不僅很快就化為泡影,更變成了一場無止盡的噩夢——對胡安來說更是如此。

美麗謊言的背後

當PDH公司與當地居民展開協調會議時,瑪莉亞(Maria Bautista)——村中少數受過教育的女性,便提出質疑,她認為PDH所提出的美好願景並不可信。首先,根據瓜地馬拉的法律,發電與配電是兩碼子事,因此,發電廠所產生的電力必須先傳送至國家電力機構,而非如PDH所言直接配送給當地居民。「當時我用我們的族語向居民戳破PDH的謊言,因此許多人回心轉意,決定不簽署合約。」瑪莉亞說道。

能源革新公司的告示牌與其餘廢棄物被棄置一旁。

從那天起,一切都變了,居民間的分裂也從此無法挽回,一些人不相信,或是不願意相信PDH在說謊,有些人則被瑪麗亞說服。盧卡斯(Lucas Jorge García)是當地首長之一,同時也是發電廠最有力的反對者之一,「他們試著賄賂那些在地具有影響力的人物,並利用他們傳遞錯誤的訊息,以達成目的。」盧卡斯說道,「但即使他們試著以重金收買我,我也從未出賣過我的良心,我只希望他們離開,永遠不要出現在我的視線裡。」儘管如此,二○一三年,發電廠的建設還是如期開工。

隨著工程進度推進,也逐漸對環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壞。一座被當地人視為聖山的地方被炸藥無情夷平;波洪河一部分的流域也被迫改道,這還只是整個工程的三分之一不到,然而PDH變本加厲,要把更多流域改為地下管線,此舉將對當地所倚賴的紅豆、玉米、小麥、咖啡與豆蔻等農作物造成嚴重影響,居民團結起來開始反抗PDH,否則不僅是農作物,原本豐富的魚蟹、藻類等資源,以及孩子們放學後在河川開心戲水的景象,都將不復存在。

亞洛維茨河的工程由於居民的抗爭而暫時停工。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僅供「非會員 」閱讀,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線上會員籌備中 敬請期待

本文出自

鵝鑾鼻考古

【本期封面】繪圖/Yumiki Hong
四千多年前一群史前人登上南岬,黑潮、礁林帶來無虞衣食,他們除了食用也使用貝類,在這裡成就東亞島鏈最大規模與最古老的貝加工場,除了做貝錛等工具外,也製作精美的手環貝鉤項鍊飾品。從鵝鑾鼻遺址出土的數量推測當時已有貿易,並將產地、消費地分開。從古物中拼圖,史前人的生活面貌愈見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