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讓希望綻放 靜思閱讀書軒足跡

靜思書軒造訪上百個偏鄉校園,設立閱讀書軒,用本本好書引領孩子閱讀、學習知識,也陶冶心性,期望善的種子得以發芽於每個孩子心中。

緣起——
為閱讀提燈,點亮孩子未來希望
——蔡青兒

以在靜思書軒服務近二十年,每天圍繞在書香、咖啡香、心靈香,是很幸福的事。

二○○二年,台北市信義商圈的新舞台表演廳一樓,開了一間靜思書軒旗艦店,當時我承擔了店長的角色。繼新舞台店之後,又在好多個據點陸續成立了靜思書軒,包括台北喜來登大飯店、慈濟醫院各地的分院、靜思堂,以及現在的誠品信義店等。目前台灣的靜思書軒有五十個據點,加上世界各地的據點,包括美國、馬來西亞、印尼、紐西蘭、澳洲、中國大陸、菲律賓等等,共有一百多家。

將福分與更多人分享

在靜思書軒工作是一種幸福,因為可以受到許多至真、至善、至美的人、事、物薰陶。

感恩上人及姚仁祿師兄(姚爸爸)的提拔,讓我在新舞台旗艦店開始服務,之後在台灣各地成立靜思書軒。

在靜思書軒多年,我可以讀到上人的好書,在人生道路上有很清楚的方向。而上人所寫的每一本書,都是他以身作則、一路走來的點滴。書軒還有許多優秀作家的書籍,以及醫生、護士與各行各業的人品典範。透過這些書籍,為我開啟了世界的一扇窗,而這扇窗是光明幸福的。

我很慶幸自己每天身邊圍繞的,都是美好的人事物,總覺得應該把這福分與更多人分享,所以就想,可以到校園設立靜思閱讀書軒。多加了「閱讀」兩個字,因為與靜思書軒不同,這裡的書籍沒有流通,就是送給校園,讓老師、孩子甚至開放給社區閱讀。整個空間的布置,桌子椅子等等,都希望在校園的某一處帶來寧靜,是個充滿美善的空間。

為偏鄉孩子圓夢閱讀

慈濟基金會為改建老舊危樓校舍,啟動「減災希望工程」。新校舍啟用後,我和志工到高泰國中贈書。當時的校長印永生,提出在校內設立靜思書軒的想法,這讓我興起為偏鄉孩子圓夢閱讀的構想。我很支持校長的想法,但應該不可能在偏鄉設置靜思書軒。因此,這念想我一直放在心上。

一次到花蓮贈書,我特別前往瑞穗國中,想了解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回饋母校所整建的圖書館是什麼樣子。原來,這座圖書館採誠品書店設計風格,並成為學生最愛去的地方。這個模式給了我靈感,衍生了「靜思閱讀書軒」的構想。這帶給我很大的啟發——把空間布置得明亮、整潔、溫馨,孩子就會喜歡閱讀。

兩年多以前,我有機會帶著誠品書店創辦人吳清友先生到花蓮靜思堂走走。他看到我們的福慧桌椅、福慧床,認為很適合用到偏鄉,讓孩子坐下來讀書。他們所說的話,都給了我很多的學習跟啟發。

善的種子在幼小的心田發芽

長期在靜思書軒閱讀好書,我深切體認,閱讀不只是知識的傳輸,更可以陶冶心性,成為生活的能量,上人的《靜思語》,更是指引我人生方向的明燈。若能將《靜思語》好話實踐於日常生活中,人生就不會偏差。因此,讓學子人手一本,讓善的種子在孩子幼小的心田發芽,這樣的輪廓漸漸清晰。

雖然開始計畫,但要辦理靜思閱讀書軒一定要有經費贊助。在企業家陳致遠鼎力贊助下,就這樣,全球首座「靜思閱讀書軒」在屏東縣高泰國中誕生了。

「靜思閱讀書軒」透過空間營造,讓孩子與老師都能夠貼近閱讀,擴大視野,從閱讀中得到滋養和安慰;學校也開放靜思閱讀書軒給社區民眾,畢竟,有些地區連書局都不容易經營。

留存珍貴的誠與情、愛與善

我的父親蔡萬擂曾說,成立靜思閱讀書軒,讓師生可以接觸正知、正見的好書,比造橋鋪路善行更大,書是最好的良師益友,更是智慧的傳承延續。父親這些話,更加深我推廣靜思閱讀書軒到校園的決心,期盼培養人文與品德,尤其是翻轉偏鄉孩童的人生,為全台閱讀風氣與資源短缺的學校提燈,點亮孩子未來希望。

決定將這段期間到台灣各地設立靜思閱讀書軒所看到的人、事、物寫下來,出版成書籍,主要是將許多珍貴的誠與情、愛與善留史。有些事可以忘記,但別人給予的愛,都要留下來。

感恩非常專業的主編吳毓珍,陪伴我完成這本書籍的出版。每一天都有新的故事發生,靜思閱讀書軒也持續成立中,我一路一直增加故事,感恩她的耐心、鼓勵及協助,才能讓這本書順利出版。版面有限,我無法把每一間走過的校園都寫進來,但對我來說,每一個足跡都充滿感恩,每一個歷程也都深刻、難忘與美好。

行過太平洋之濱,扎根教育與人文

有些學校,距離台北真的有點遠,
但是每次去,心裡都特別溫暖。
雖然路途很遠,但感覺不遠;
只要有心,就不遠。
因為「心」可以是世界上最遠、也最近的距離。
感恩有許多人一起陪伴、共同成就,讓心不遙遠。

台東知本國小——分享好書分享愛

溫馨的禮堂中,台東知本國小全校師生齊聚。我們送給每位同學一本《靜思語》,跟老師分享一套《靜思語》。

賴精一師兄及黃莉芳師姊分享了《靜思語》的運用,也鼓勵孩子踴躍分享自己翻到的句子。一位小朋友上台分享一句他喜歡的靜思語:「事不論大小,只要用心去做,都會得到尊敬與敬愛。」

分享靜思的書及人文

知本國小的孩子很有善念,只要看到環保車,都會停下腳步一起幫忙分類回收。校長溫文龍分享,他深深覺得緣分的可貴;哪怕只是一句好話、一本好書,在緣分的驅使下,都足以影響一個人的一輩子。他從一九九四年與《靜思語》結緣到現在,雖然經歷了二十七年多的時間,仍有好多句子對他產生極大的影響力。

他說自己師專聯考連續考了兩年,比別人多考了一次,所以覺得自己不是個聰明的人。但是自從與《靜思語》結緣後,他發現《靜思語》具有身心靈全方面的功用,而不只有階段性的功能,讀過就會拋棄或忘記。當年手抄的筆記,即使已經泛黃,對他依然具有潛移默化的效力,他還讓我們看他多年來珍藏的靜思語句。

一九九四年之後,他多次參加教師組作文競賽得獎。他仔細分析,善用《靜思語》開場和結尾,在文章的撰寫上很容易達到起承轉合的巧妙。就像我們講話有抑揚頓挫,在關鍵處吸引目光,與聽眾讀者產生共鳴。只要靈活運用《靜思語》,不必擔心詞不達意、窒礙不通的窘境。因為《靜思語》所涵括的內容極為豐富,很快地就能連結想要表達的內容。

那些年,他拿《靜思語》當作指導學生的寫作教材,從新北的三重到台東的池上,甚至離島的蘭嶼,不管在哪一所學校,拿《靜思語》來當文章或演說的起頭跟結尾,都非常實用。甚至後來參加主任、校長的考試,也很實用。可能是評審在閱讀大量的教育試卷後,突然讀到開場結尾的《靜思語》答卷,起了耳目一新、柳暗花明的靜思效果,就給了這份答卷高分。

溫校長把上人的《靜思語》做了分類和整理,分成教育、修養、持家等不同類別,好比一張書桌有好多個抽屜,在最有需要的時刻可以火速搬出來用。

就算寫文章寫到詞窮,只要把上人在《靜思語》裡的意境再鋪陳一番,就是一篇很完美的文章,或是很精彩的演說內容了。

知本國小有一位主任張志雲,投入教育三十多年,也是原住民,是一位非常好的老師。他從成立閱讀書軒開始,便固定導讀上人說故事的漫畫書籍及其他繪本,還會傳照片跟我們分享孩子的感觸。每次收到照片,我都很開心。

這次我們也帶了小禮物與同學分享。小朋友說淨斯穀糧好好吃,我們告訴小朋友,這不只好吃、還很營養,賑災時,吃一包就可以即時讓肚子暖暖。這裡有好幾位老師都在學校任教二十多年,用心陪伴孩子們的成長,培育未來的種子,非常令人敬佩。

提醒自己,永保真誠與赤子之心

知本國小一小時的活動結束後,小朋友都回班上了,突然有一群孩子跑回來抱住我,當下很感動。

這一、兩個月走訪了不少校園,有的在南投、屏東,有的在台東、花蓮,每到一個學校,都有許多溫暖與感觸。學校都說「謝謝你們來送書」。但其實我更深的感觸是,將大家的祝福送到老師及孩子手上,是分享愛,更是感受愛。

看到孩子們的純真可愛,也讓我提醒自己,永遠要保有這份真誠,因為他們的感受很直接、很真!人跟人之間,應該有更多的溫度、更多的情感、更多的微笑,期許自己更努力做到。

台東三民國小——透過閱讀讓孩子有自信、找到方向

二○一八年十月,我在臉書收到一個陌生的訊息,來自鄭玉芳,是台東縣成功鎮三民國小的顧問。她說很羨慕台東豐田國中擁有靜思閱讀書軒,「千萬個拜託您,幫助三民國小的圖書館也成立靜思閱讀書軒。」

她接著說,三民國小本校加分校共有九十六位孩子,幾乎都是阿美族,單親和隔代教養占67.7%,令人心疼。

我感恩她那麼用心為孩子著想,並告訴她,如有需要,若我們幫得上忙,一定很樂意成就,也跟她說尊重學校的意願。隔兩天,我們到池上國中啟用靜思閱讀書軒,她跟三民國小校長鍾敏華一起前來參加。

兩個多月後,三民國小的靜思閱讀書軒啟用了。

愛,讓人不孤單

啟用當天,一群原住民孩子用歌聲溫暖大家的心。鍾敏華校長邊說著孩子的處境邊哽咽。校長說:「有些家庭阿公阿嬤上山工作,小孩回到家,面對的就是電視、冷飯。有孩子告訴我,他寧願多待在學校一分鐘,也不要回到空空蕩蕩的家。」

校長希望透過閱讀,讓孩子更有自信、找到生命的方向,藉由靜思閱讀書軒的成立搭起橋梁。校長講了很多個案,我聽了心裡也很不捨。結束後,我告訴校長,學校如果有需要照顧的個案,可以報給慈濟,我們很願意一起來關心。

我告訴孩子,他們不孤單,因為有很多的愛,包括來自師長、像父母一樣呵護著孩子的愛,讓人很感動。

我們來這裡一無所求,只希望給予愛跟關心。更重要的是,孩子們都很純樸善良,在愛的陪伴下,他們心中也會充滿愛。只要肯努力,相信未來的路會很亮麗!

靜思閱讀書軒在三民國小成立的這天,因為是耶誕節,我印象特別深刻。相信對於大部分是基督教徒的他們而言,也是個特別的日子。

回訪三民國小時,我們驚訝的發現,才兩個多月,孩子們竟然可以自願導讀好書,介紹並導覽靜思閱讀書軒的空間給大家。聽了他們的導讀分享,非常開心。真正看到希望在綻放!這裡依舊是美麗的歌聲迎接我們。我們帶了巧克力,以及靜思精舍師父做的五穀粉,孩子們很有創意,自導自演靜思語小劇場,並分享靜思語:

「生氣是短暫的發瘋」、「心美看什麼都美」等。

大愛電視同仁孫沛芬告訴我,來採訪大愛全紀錄「書心的力量」時知道,這裡有一位老師全心投入教育,住校照顧需要照顧的孩子,他也因為這樣而交不到女朋友!感恩鍾敏華校長及所有師長用心陪伴孩子,看到孩子們快樂的微笑,真美!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僅供「非會員 」閱讀,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線上會員籌備中 敬請期待

本文出自

水蓮

【本期封面】攝影/陳應欽
曾吃過清炒水蓮等料理的民眾,想必好奇那細長的水蓮菜,到底是蔬菜的哪個部位?又或者好奇水蓮在自然環境中的原來樣貌。市場裡的水蓮,有多達九成來自高雄美濃。採收水蓮得整天泡在水裡,一點都不輕鬆。近年來鄉村農業缺工嚴重,種植水蓮的農家,也面臨缺工的困境。圖為來自越南的新住民正在池中清洗與整理水蓮的細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