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妳認識世界之前 先認識老爸的33個故事

海洋公民基金會董事長胡昭安,以詼諧輕鬆的文字,為腦性麻痺的女兒,述說一段段看似平凡家庭的不平凡故事。

曾經在妳出生前是有些想法的。

本來我希望妳是個男孩,因為我老母,妳奶奶,可能比較喜歡男孩。然後男孩最方便的是可以拉下褲頭隨處尿尿,這比較方便。後來妳還在媽媽肚子裡時,很喜歡吃漢堡王,我就覺得妳應該是女漢子。我開始幻想要把我身上的絕世武功教妳一些。

澎湖曾經演講辯論都第一的爸爸,想教妳說話。

澎湖曾經數學競試第一的我,想跟妳一起算數學解題目。

澎湖馬公高中撲克牌魔術社創社社長,想教妳變魔術。

澎湖少見的業餘動植物觀察者,想帶妳認識有趣的大自然。

後來妳出生的瞬間,似乎彗星撞了地球,抑或是誰在生死簿動了手腳,把妳的誕生過程,搞得差點要了妳們母女的性命,爸爸的心願在醫院的等候區外,瞬間就全改了,只求妳還活著,可以讓我們陪伴妳。

曾經想說妳可以慢慢學會走路,妳只在水療課學會游泳。

曾經想說妳可以簡單講一些話,妳只學會不耐煩時狂叫罵人。

曾經希望你在學校裡交些朋友,妳卻只想要爸媽一起陪妳出去走走。

這些故事、這本書,不只是爸爸五十一歲的禮物,更像是妳二十二歲,爸爸想要講給妳聽的故事。我從不會要求妳達成什麼目標,我只想要妳心情好一點、偶爾笑一下。但是請原諒我是個愛說故事的中年男子,想對荳蔻年華的女兒說些典故、說些年少趣事,妳聽不聽都沒關係,反正寫了再說,乾脆出版有聲書在車上播放好了。

妳很特別,跟妳爸爸一模一樣,我們都是地球上難得的奇人異士。寫些妳我的故事,有些可能沒全部經過妳同意,請原諒我。只要地球繼續轉動,太陽還有升起,我們一家人還是會努力活動,因為妳實在是太早起了!

女兒,我跟妳說:「有妳來我們家,實在是太神奇了!」

給二十二歲女兒生日的一封信

我的寶貝女兒渝緹,妳出生在二○○○年的國曆二月/農曆年後元宵節前,也差不多在現在這個時刻。由於不可考也無法追究的某些原因,妳一出生就開始吃盡苦頭,不像一般剛出生的孩子可以躺在嬰兒房裡,而是要在醫院的新生兒加護病房,身上插滿了各種管子受盡折磨,未滿月時醫生就說妳很有可能會是極重度的腦性麻痺兒。

這些年來,妳卻比阿公阿嬤外公外婆爸爸媽媽都努力堅強,克服一次又一次難關存活下來。有好幾次我都怕妳要去天堂了,但是在台大醫生們的幫忙與媽媽無微不至的照顧下,妳現在可以穩定的生活,讀了特殊學校的小學、國中、高職部,畢業後,只在家多休息了兩個月,就直接進入台北市政府委託辦理的長照身障者日托中心。

雖然,外人無法理解妳的體型怎麼那麼小?怎麼不會坐?脖子怎麼總是歪歪的?怎麼不說話?總是發出咿咿啞啞他們不能理解的聲音。其實也無所謂呀!不懂妳的人實在太多,我們也不太在乎——畢竟有耐心又體貼能夠真正理解妳的想法的人太少。

妳的脾氣暴躁又沒有耐性,跟妳爸爸完全一樣。只是妳老爸受過嚴格社會磨練有學習忍耐與調整。妳的面容白皙又清秀可人跟媽媽一模一樣。而且二十年來只有臉型稍變其他都沒有留下歲月痕跡,只是稚嫩的臉龐多了許多孩子沒有的堅毅與韌性。

妳到任何地方都坐在妳的特製推車上,身為物理治療師的媽媽在妳成長過程每一階段無不費盡心力從採購到設計,把妳專有的小座騎調整到讓妳感到舒適安全的狀態。爸爸在十一年前也買了一輛新車,把第三排座椅拆掉加上升降設備,改裝成妳可以直接連車帶人進入專屬妳的小復康巴士內。

妳從小到大也有許多同學老師,但是妳最熟悉喜歡的還是家人,其次是社區桌球隊員的叔叔、伯伯們。妳在網路上有大批的粉絲,雖然妳都不認識他們,但他們隨時也都在關注妳的動態。也可能有幾千多個人看過《渝緹的奇幻之旅》這本書。但是,大多數的人還是不太懂妳。

曾經在妳小學的時候,爸爸也想過,妳身體這麼的孱弱,會不會只能活到二十歲?可是等到把妳養到十八歲時,又覺得可以把妳養到三十歲。這是一種很複雜的心情,希望妳活得開心健康,但是生老病死都是上天的安排,人力無法決定,所以決定和妳、媽媽,三個人一起盡力遊山玩水,走遍各地,活在當下,繼續創造屬於我們的奇幻之旅。

妳媽媽在五十歲時已決定退休不再工作,因為照顧妳之外,還要兼顧巡迴學校物理治療師已經讓她無法負擔。長期的抱妳、轉位、照顧清潔也已經讓她的手指和膝蓋經常日夜疼痛不堪。

妳爸爸幸運地在妳出生前就找到一個時間有彈性的南山保險外勤工作,一做做了二十三年。這二十三年間,妳的出生,妳阿公阿嬤退休搬來台北,然後他們過世前的幾年都要常跑醫院,幸好妳爸爸時間超自由彈性,可以配合妳們的需要不停扮演救護車駕駛、看護和計程車司機等角色,還能維持不錯的收入。也許也是因為妳的關係,所以認識我們一家人的長輩、哥哥姊姊們都一直照顧著爸爸的生計。有時,接連幾個月也沒有什麼新進業績,但是每次半年評量總能安全過關,有時不小心還能完成公司競賽得到獎金。

在妳想玩的心驅使之下,我們一家人旅行過台灣各個縣市,澎湖也回去很多次,甚至澎湖的許多離島都有我們的蹤影。透過公主遊輪與友善的日本航空,我們的足跡也遍及日本。與同年紀的女孩來說,妳在台灣與日本所到過的地方應該不輸給一般人。

今年妳二十二歲,跟妳同屆的一般孩子要大學畢業了,正在為了就業、升學、出國、感情等等問題而煩惱著。妳都沒有這些困擾,妳只想出門走走,並期待我每晚都不要出門參加飯局,都能帶妳下樓打桌球以及開車帶妳出去夜遊。認真想想妳的要求並不過分,妳也不會跟我要錢買新手機,也沒跟我說要去英國讀書,也沒要我送一輛新車給妳當成年禮物,妳只是躺著一直盯著我,深怕我跑了出去。

因為妳實在是一個太與眾不同的孩子,爸爸和媽媽也因為妳有了這二十幾年奇異非凡的生命旅程。上天的安排永遠是我們無法預料的,身為妳的父母親,我們最大的期盼就是能好好繼續照顧妳然後活得比妳久一些!

妳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爸爸常常會吟誦李白的詩:「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雖然妳沒有辦法幫爸爸去巷口買酒,但是現在網路十分便利,爸爸只要提前在手機或iPad點一下,酒就會送到社區來,妳最棒的是懂得一起品嘗,每當將好酒滴一滴在妳嘴上,妳小小的舌頭抿過嘴唇的神情是不一樣的,妳真的是妳爸爸媽媽的女兒!

爸爸對妳的生日祝福就是:「開心多一點,生氣少一點。」不管極端氣候、地震天災、病毒疫情,我們一家人都要在一起繼續開心地勇往直前。

動物專家

其實我本來是真的想去讀生物系或動物系。

從小媽媽怕我危險又擔心我身體不好,一直禁止我往外跑,怕我去海邊之類,我只好自己在三樓前後陽台,養各種捕捉來或水族館買來的小動物。魚蝦蟹龜鱉鳥螺鼠蝴蝶幼蟲菜蟲……。

我的養殖動物史最慘烈的,是有一天大盆子中原本非常搖曳生姿的漂亮金魚,尾巴少了一大塊。我很生氣,決定處罰兇手。一開始以為是小鱉(十元買的)幹的,我一出手就把小鱉打死了。後來,金魚繼續受到攻擊,才發現是紅耳泥龜(五十元買的)做的好事。我雖然氣自己,但是又捨不得處罰小龜,當下發現自己的差別心。不知怎麼的,我一直記得這四十年前發生的事件,不斷提醒自己,不能再犯這樣殺生與偏心的事。

另外一件讓我大哥記憶四十年的事,是小學自然課楊子儀老師跟我說台灣引進一種名為福壽螺的外來種,還沒很多人養過,問我要不要試試。當時,非常興奮的我拿到小螺後 日夜觀察當寶貝一般,不停嘗試各種蔬菜水草給牠們食用。牠們在魚缸中也非常適應的長大成熟,開始交配。只是,我沒想到牠們要爬出魚缸在乾燥地方產卵。當時,養螺的缸我放在書桌上,旁邊是訂做的大書架。有一天,我大哥把我叫醒,跟我說出事了!我起來一看,書架上出現晶瑩剔透粉紅色一串卵泡,開心的我趕緊去學校找老師報告,老師也鼓勵我繼續觀察,那是在福壽螺肆虐全台之前。

當然,這幾十年來,在台灣的水田水塘旁,你都可以看見福壽螺的卵。我當時可是全台最早養殖並觀察到產卵的小學生。

巴西烏龜

紅耳龜(學名: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也叫密西西比紅耳龜、紅耳彩龜、紅耳泥龜、巴西龜,是彩龜屬彩龜的亞種之一,是一種水生龜。雖然紅耳龜又名巴西龜,但其原產地並非位於巴西,而是生存於北美密西西比河及格蘭德河流域。(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從小飼養過很多不同的動物,養得最久最有成就感的就是俗稱的巴西烏龜。不但存活率是百分之百還養過兩批各四隻。為什麼是兩批呢?第一批是我小學放學後經過街上水族館時看到店裡有在賣舊的五元硬幣大小的小烏龜。那時候的五元硬幣直徑比現在的十元硬幣還要大。買回來家裡後,我查了書櫃上的書也去圖書館借書,研究牠們愛吃什麼食物,要布置什麼樣的環境適合牠們生存。除了飼料之外,我也會偷拿媽媽買的青菜葉子給牠們吃。每次去海邊玩耍時,努力從潮間帶抓小魚小蝦回來給牠們吃。

一開始牠們住在小臉盆裡,後來慢慢長大就換成大的鋁盆。出太陽時,我也會放牠們在陽台四處散步放風晒太陽。有一次,只抓回三隻烏龜失蹤一隻,原來是牠爬進房間櫥櫃底下,經過三星期才被我找回來。幸好只是肚子扁了一點,烏龜並無大礙。牠們在我的細心照顧之下,長得都比同學養的烏龜長得更快更強壯,所以常常有鄰居、同學到我家來觀摩、欣賞我養的烏龜。

但是也因為這樣,有一天悲劇發生了。我放學回家後發現烏龜不翼而飛,因為當時不管是透天厝的大門或是窗戶都沒有上鎖,其實鄰居可以輕易爬過來拿走我的烏龜。我本來跟媽媽說我知道小偷是誰,要去據理力爭回我的愛龜們,可是與人為善的母親奉勸我算了,媽媽說:「我們並沒有證據知道是誰偷的,而且這代表你真的把烏龜養得很好,只要偷走的人能好好照顧烏龜,你就從頭開始養吧!」

於是,我又買了四隻小烏龜,但是當時的技術還無法幫烏龜做標籤辨識,只好請親戚幫牠們照相,以避免日後再發生同樣的竊龜事件。國中之後,我跟同學們抓魚的能力愈來愈強,烏龜愈吃愈好,以前牠們只能吃一些海邊抓到的蝦虎魚與透明小蝦,後來,我常常可以抓到整群的小烏魚、小吳郭魚放著讓牠們自己捕食。

沒有去抓魚蝦的時候,當然就是餵牠們吃飼料。每天放學的第一件事情,我就是去看烏龜。我一打開陽台的紗門,龜兒就會紛紛抬頭等著我,有時候牠們的嘴巴還會在水面開合,發出啪啪啪的聲音——我二姊都戲稱牠們是在叫我「爸爸」!

有一天我發現四隻烏龜已經大到連大鋁盆都略顯擁擠,我就跟媽媽說我要去弄一個舊浴缸來養烏龜,當然母親又是頭上三條線,覺得她兒子不知又要搞出什麼花樣。

在找不到適當的舊浴缸下,我去找了我的奶爸,基本上他是個在海軍第二造船廠工作的超人,木工、金工、泥水工都難不倒他。我就提出要求,希望奶爸幫我在三樓陽台做一個烏龜池子。偉大的奶爸來我們家勘查場地之後,真的帶著我去買了紅磚與水泥,就在陽台的角落為烏龜搭建了一個高三十公分、寬四十五公分、長一百二十公分的長方形池子。從此烏龜有了專屬的家。

後來等到高中快畢業時,我又開始煩惱烏龜的未來,不知道我離開澎湖之後誰能照顧牠們。剛好,五叔在整建老家,他不但願意收留烏龜,還答應為牠們蓋一個橢圓形的池子,讓牠們頤養天年。據說,在五叔家的烏龜們還有爬上岸在泥土產卵。

現在在台灣四處的池塘裡都可以看到巴西烏龜,我很慶幸我從未棄養過任何一隻烏龜,而是把牠們都當作家人一樣對待。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僅供「非會員 」閱讀,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線上會員籌備中 敬請期待

本文出自

樟樹

【本期封面】圖片提供/埔里鎮立圖書館
樟樹曾以腹中精華點亮台灣。這張李百祿先生在南投國姓鄉所拍攝樟腦寮中從事樟腦製造的腦丁,生動記錄了台灣由樟而腦、熬腦成金的黃金時代。採樟歷史雖然已是陌生遙遠的記憶,但樟樹仍在不同時期對台灣做出無比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