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塔納爾溼地 南美生物寶庫的轉型矛盾

位於巴西馬托格羅索州的潘塔納爾溼地擁有豐富多樣的生態系。熱帶森林、草原與沼澤等自然資源是上天賜予的瑰寶,面對生態保育與產業發展如何取得平衡,考驗著人類的智慧。

位於巴西馬托格羅索州的潘塔納爾溼地擁有豐富多樣的生態系。(攝影/Marco Raccichini)
位於巴西馬托格羅索州的潘塔納爾溼地擁有豐富多樣的生態系。(攝影/Marco Raccichini)

西鳥類學家卡洛斯(Braulio A. Carlos)曾說過:「在亞馬遜雨林裡,我們能聽到野生動物的聲音,而在潘塔納爾(Pantanal),我們卻能夠親眼見到牠們。」

潘塔納爾溼地坐落於南美洲的心臟地帶馬托格羅索(Mato Grosso)州,其高達二十三萬平方公里的廣闊幅員與巴西、玻利維亞及巴拉圭接壤,它是世界上第三大自然生態保留區。潘塔納爾溼地擁有豐富多樣的生態系,包含熱帶草原、熱帶雨林、乾燥森林,以及湖泊與河流等水資源,優秀的環境多樣性,使其成為野生動物絕佳的棲息地,包含美洲豹(Jaguar)、紫藍金剛鸚鵡(Hyacinth macaw)、凱門鱷(Caiman)、水豚(Capybara)、巨型食蟻獸(Anteater)與蟒蛇(Anaconda)等數以百計的生物都棲身於此,這也讓潘塔納爾溼地成為名符其實的「生物寶庫」。

凱門鱷是潘塔納爾溼地最常見的鱷魚,同時也是人工養殖業中最喜歡的品種,更是美洲豹喜愛的獵物之一。

流淌在空中的河流

巴西的三大生態系:亞馬遜雨林、賽拉多(Cerrado)熱帶草原、大西洋沿岸森林(Atlantic Forest),都與潘塔納爾息息相關,其中亞馬遜更是與其密不可分,雨林中的樹木透過蒸散作用(transpiration)產生水蒸氣,水蒸氣飄散至溼地與周邊河川,帶來豐沛的降水,這種從空中傳水的現象有一個傳神的名字:「飛河」(Flying river),飛河帶來的水量,甚至還多於亞馬遜河。

「對於本地居民而言,飛河是賴以為生的珍貴資源,然而它們正在漸漸消失。」巴西政治家,同時也是環保主義者的瑪莉娜(Marina Silva)說道。大規模的森林砍伐,為黃豆等經濟作物開闢了耕地,為放牧業提供了牧場,卻讓這獨特的空中水道流量遽減,並導致了長期的乾旱問題。

馴養牛群是居民主要的生計來源,卻在三百年後面臨危機。

當地人世代馴養的牛群,是由西班牙征服者在殖民時期所帶來的,這種小型牛的特徵是背部漸層色的棕色短毛,它們適應了潘塔納爾雨季時氾濫、乾季時乾旱的極端氣候,既耐寒又耐餓,且相當強壯、不易生病,然而,在此頑強生存了三百年的牠們,近年卻面臨滅絕的危機。

潘塔內拉橫貫大道(Transpantaneira),又稱MT-060,是若夫里港(Porto Jofre)與波科內市(Poconè)間的一條重要幹道,這條大道橫越潘塔納爾溼地,每逢十一月至二月的雨季都會氾濫成河,唯一的通行方式就是船隻與小型飛機。而當乾季到來,大地從氾濫的潮水中逐漸浮現,野生動物的蹤影也隨之回歸。

世代居住於傳統船屋的居民,迎來時代的新變局,亦喜亦憂。

角色轉換,另闢財路

在潘塔納爾境內的庫亞巴河(Rio Cuiabà),當地人居住在河邊或船屋上,以漁業維生,當地水域擁有豐富的魚類資源,高達兩百六十種魚類於此生活著。政府亟欲開放當地的自由捕撈,引發了當地居民的反彈,由於這裡是他們賴以維生的水域,居民們因而希望政府能落實監管,不得馬虎,以確保在漁獲量、品質都能維持高水準,且能兼顧生態保育。

馬托格羅索州政府為了發展旅遊業,近年致力於加強庫亞巴河周遭的基礎建設,包含電力與住宿設施,斐然的成效讓當地居民了解到,利用大自然賺錢的方式不只有傳統的農林漁獵;形形色色的野生動物,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生態學家、鳥類愛好者、博物學家、攝影師,以及許多純粹愛好冒險的人,許多農場因此改建成旅館,以接待這些熱情的遊客,與他們帶來的無限商機。

潘塔納爾近年積極發展觀光業,許多遊客慕名而來,一睹稀有野生鳥類的風采。

美洲豹是第三大的貓科動物,僅次於獅子、老虎,而它的名字「Jaguara」在當地語言中,意為「一躍致命的殺手」。這裡是全南美洲美洲豹分布密集度最高的地區,每年都有許多美洲豹被獵殺並製成標本,然而,隨著時代演變,本來互相殘殺的關係有所改變,原本讓牧民傷透腦筋的美洲豹,現在變成了遊客眼中的明星,捕獵美洲豹的獵人搖身一變,成為帶領遊客一睹美洲豹風采的嚮導。

日益蓬勃發展的觀光業,吸引愈來愈多當地居民轉職成嚮導,奧斯卡(Oscar)就是其中一個例子,他現在兼任漁民與嚮導。「幾年前,我接待了一位對這片土地充滿熱情,迫不及待向全世界介紹這裡的義大利攝影師,短短一個下午的行程,我們就幸運地看到了七頭美洲豹!」。隨著慕名而來的遊客湧入,在庫亞巴河、尼格羅河(Rio Negro)與巴拉圭河(Rio Paraguay)上航行的船隻愈來愈多,但美洲豹的行蹤卻也變得愈來愈神祕、難以捉摸。

美洲豹曾是令居民頭痛的死對頭,如今因為熱門的生態旅遊,成了居民賴以為生的夥伴,但今日的美洲豹蹤影卻更加難以捉摸。

造訪潘塔納爾溼地的老行家都知道,凱門鱷是這裡最常見的動物,它們同時也是美洲豹最喜歡的獵物之一,就如同當地人給美洲豹「一躍致命」的封號一般,牠們一旦鎖定目標後,便一躍而起,以強而有力的雙顎一口咬下,凱門鱷再堅硬的外殼也毫無用武之地,在一番激烈的搏鬥後,獵人將奄奄一息的獵物拖行至河邊享用。

擁有一身美麗靛藍羽毛的紫藍金剛鸚鵡也是極具魅力的溼地動物之一,牠是世界上最大的鸚鵡,喜歡在布滿棕櫚樹的沼澤與林地中築巢,其亮麗的外型令其在寵物市場大受歡迎,大量需求造成濫捕,加上棲地破壞,使其數量急遽下降至瀕危等級,保育行動刻不容緩。

外型搶眼的紫藍金剛鸚鵡。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僅供「非會員 1 」閱讀,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線上會員籌備中 敬請期待

本文出自

樟樹

【本期封面】圖片提供/埔里鎮立圖書館
樟樹曾以腹中精華點亮台灣。這張李百祿先生在南投國姓鄉所拍攝樟腦寮中從事樟腦製造的腦丁,生動記錄了台灣由樟而腦、熬腦成金的黃金時代。採樟歷史雖然已是陌生遙遠的記憶,但樟樹仍在不同時期對台灣做出無比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