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 遙遠的第二故鄉

在台東,抬頭仰望棉花糖等級的白雲漫拓飄移在正藍海水般的晴空之間,極目有被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護持的稻田,像是幾何圖形無邊無際地開展。色澤的純然朗淨全台只此一處,具備了深入心理層次的慰癒奇效。

在台東,仰望白雲漫拓飄移在正藍海水般的晴空之間,極目有被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護持的稻田,色澤純然朗淨全台只此處具備了慰癒奇效。(攝影/劉振祥)
在台東,仰望白雲漫拓飄移在正藍海水般的晴空之間,極目有被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護持的稻田,色澤純然朗淨全台只此處具備了慰癒奇效。(攝影/劉振祥)

小六年級時,瞞著父母自學騎腳踏車。在校園裡繞圈子騎,老覺不夠。

那時候,已經挪移多本母親來自租書店的言情小說塞在床上,每晚父母巡視後,自己躲在被窩裡,掀開一角,就著微弱的夜燈一本讀過一本:《幾度夕陽紅》、《寒煙翠》、《庭院深深》、《窗外》等,在未滿十二歲之前早已練罷瓊瑤早年的小說。

學車慢慢上手後,膽子大了起來,放學後,蹬上租來的腳踏車逕自往我家方向騎去。兩輪車上短髮迎風飄揚,以為自己是淒美言情小說裡強說愁的青澀女生,於奔放的踩踏間找到短暫自由。

得意沒多久,平順地騎在稻田旁的水泥地上,突然車頭失去控制,頃刻跌落跟自己當時身長差不多高的田裡。還好不是腦袋著地,膝蓋、手肘、手腕等關節處,彷彿被小刀片劃過,皮褪肉現,傷口還有些毛邊,嚴重擦撞,溫熱的血汨汨流一時難止,傷勢頗慘的,以至於「惜皮」的自己迄今還忘不了。當時有好心大人下來幫忙,怕痛的自己忍住直說沒事,強撐著一拐一拐推著車爬上來,最擔心的是那輛租來的老舊腳踏車有沒有被自己摔壞,一輛綠色高把車,猶鮮明記得,那可是用攢很久的零用錢當押金才租到的。

從摔跤的這片稻田往前走,有座以竹籬圍著、門通常敞開的梔子花園,每逢開花期間,香氣無遮無掩遠遠放送下,上學途中我非得繞進去,蹙著鼻翼與眉頭飽吸一番,可說是自己的祕密基地。

父母歷經新竹、基隆、台北市建國北路的遷徙之後,終於定居於永和。自己在當地從幼稚園念到小學,梔子花園與稻田,還有清晨遍地竄開還鑲著朝露的淺紫牽牛花,是我隻身或者偶爾有著附近同學結伴的上學途中,必定邊走邊看的景致。

漫步於池上,流動的空氣,土壤吐出的氣息,撲面而來,思緒在路上綻放開來,一次又一次面對自己的困頓,可能是具體的,可能是抽象的,行走清明了腦部,趕走了迷惘。

日後,居然想也想不起這幾個「景點」究竟具體位置在哪?可能是外來人口迅速成長,計畫趕不上變化下,與台北市隔著一水,下中正橋轉進永和鎮界兩旁的稻田被一夕消失,天天走過的幾個「景點」也被徹底不留寸縷地填平剷除與改建,自己因此產生一種迷離恍惚的奇異感,這些地方是真的存在過嗎?還是我的幻想?

也許是地貌變化太大了,路痴的自己根本來不及學會記它們的方位就消失無蹤,倒養成習以用看過什麼植物在腦中寫下筆記,植物和地貌終會消失,唯記憶可隨時存取。

或許劇烈變化相對較少,真正對一個地方有了綿延連續記憶點的,卻是離自己居住區十分遙遠的台東。

「孩子的書屋」像吸盤

二○一二年農曆年前,辭卻浸淫多年的新聞性媒體,立刻搭飛機奔往位於台東知本的「孩子的書屋」──陪伴弱勢家庭孩子的民間機構,地址雖為台東市青海路,離市區仍有小段距離。

書屋夥伴開車接這一行來自北台灣的都會人,蜿蜒於台11線,接上知本,右側但見重疊碧綠闊葉林的山脊,沿途零星布著專賣店單售當地盛產的釋迦;駛進一個往下行的岔路,沿著一排桑樹參差的下坡路,抵停車場,右側是座簡單架設的茶寮,一隻狗蜷縮其中發懶,裡頭坐著一對看似夫妻的老先生、老太太與幾位中年人,恰如台灣鄉間許多人家的客廳,總是備著成套或不成套的茶具,任誰進來不管認識與否,先招呼坐下來喝上兩盞茶。

第一棟自建書屋「青林書屋」是結合眾力建造的現代土角厝。

幾株高聳大樹,想必能在溽熱的東台灣夏日增添幾許涼意,後頭種植一整區據說價值不斐的蘇鐵,為土地主人的資產;另一端則是書屋師生共同栽種的菜園。穿過茶寮右轉,窄窄水泥路沿著一汪漂著布袋蓮的水池與高聳直挺的椰子樹,兩座往昔的豬舍加上甘蔗板與鐵皮屋頂,其中一座正是「孩子的書屋」辦公室,外牆貼著從蛇類圖鑑剪下來的毒蛇照片,換拖鞋入內,見到日後幾年曾往來相當密切的書屋工作人員,尤其是創辦人──大人小孩都稱他為「陳爸」的陳俊朗,個頭不高,胸肌壯碩,臉龐黝黑,有著炯炯目光及爍亮大眼,透露出曾經歷過江湖的氣味。

聽過書屋工作人員的簡報後,彼此不熟識的一群來自都市、各有專業的人們組成後援會,希冀由方方面面協助「孩子的書屋」打出知名度。當時自己被分到網站內容的更新與書籍撰寫,每個月都要跑知本兩三趟,來去就是工作,常於等待的歑隙觀察辦公室動靜。除了供餐給八座書屋的中央廚房和財會部門辦公室有單獨隔間外,整座大辦公室裡的舉止一目了然。午餐由書屋眾人輪流烹煮,「餐廳」就在盡頭的大桌,因為缺乏密閉門扉,不時得在掀起蓋菜罩後,與蒼蠅比誰速度快;得空的人如流水席般打了菜飯找位子坐下吃,可找夥伴同桌,也可望著對面一座座蒼翠的山頭邊吃邊發呆。

分明是窳陋幾近寒磣,連冷氣都沒有的空間,卻漾出一種雀躍的活力,像個吸盤牢牢吸住不少路過此地的年輕人停留下來,我從來不曾在都市看過這般的組織,逐漸因往返的頻繁,儼然是第二故鄉。

「孩子的書屋」願意把缺乏生命陪伴的孩子收在身邊,從旁採多元角度協助,試著努力以社區互助為主軸,將孩子帶入正軌。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僅供「非會員 」閱讀,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線上會員籌備中 敬請期待

本文出自

樟樹

【本期封面】圖片提供/埔里鎮立圖書館
樟樹曾以腹中精華點亮台灣。這張李百祿先生在南投國姓鄉所拍攝樟腦寮中從事樟腦製造的腦丁,生動記錄了台灣由樟而腦、熬腦成金的黃金時代。採樟歷史雖然已是陌生遙遠的記憶,但樟樹仍在不同時期對台灣做出無比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