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紀行

貫穿泰源的馬武窟溪 在谷地裡長大

離鄉多年,但台東市東河鄉泰源村的點點滴滴,始終是導演林正盛最美好的記憶。潺潺溪谷上,種植水田的阿美族鄰居,每一幕,都永遠滋養著他的心靈。

兵燹 烏克蘭戰場紀實

自三月二十日至今,烏俄之間的新仇舊恨演變成兵戎相見已逾多時,不論是爭歷史、搶戰略,兵連禍深已殃及眾多無辜生命。

權與力的輸送 俄羅斯天然氣開採直擊

在西伯利亞的永凍土上,工人們在極凍環境中進行天然氣管連接作業,這條由俄羅斯控制的管線將一路通往歐洲,供應歐洲繁榮經濟所需。當歐洲的能源開關掌握在俄國之手時,北極也成為霸權競爭的寒冰前線。

從王貫英,到方荷生 我的南機場

作者林立青少年時每逢過年,總在南機場的中庭玩煙火。先後住有王貫英與方荷生兩位聞人的社區,改建傳聞從未成真,倒是各種爭取使用空間的方式,成了台灣建築史的活教材。

溪州 黑泥農鄉

濁水溪帶來的沃野平疇,種出了甘藍菜、包心菜與高麗菜,苦瓜、蘆筍與小黃瓜,還有芭樂、小番茄等豐富蔬果,也養育了一代代的溪州人。

龜山島 逆旅

由遠而近,雲朵、龜山島、太平洋、聚落和水田,作者生命的起點也由此展開。

古都台南 最在地,也最全球化

在安平古堡旁的巷弄中的文龍殿,興建於一八一七年,資深媒體人楊憲宏站在王船與劍獅的壁飾前,細思古都前世今生的同時,也對它的未來寄予無限期待。

生活在他方 我的高雄

年少時的叛逆,迫使作家謝哲青極早便遠離故鄉;直到遊歷多年,驀然回首,才發現成長中的困頓、挫折與失望,都是在教導自己認真生活,甘於接受平凡。

勇者無畏,絲路極限 世界最難之山路自行車賽

全球高手從高山雪原到青草綠地,穿梭騎乘。

初識北投 家住溫泉鄉

作者多年來帶著紙與筆,徒步走在北投的大街小巷,從由浴場變身的溫泉博物館,到新北投驛,從氤氳的硫磺水,到理髮舖與小攤。在畫家眼裡,多年了,北投仍是老樣子,卻也在歲月中,悄悄起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