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國裡愛蘭人 一場尋訪蘭花文化之旅
台灣素稱「蘭花王國」,從蘭花外銷的最大據點一路走進原始山澗中,探索王國中人對蘭花抱持什麼樣的觀感和情懷。
青草 野地裡的台灣生命力
全台灣野地裡的雜草中,有多達上百種以上的植物,可以做為青草茶的原料。百年來,先人的智慧傳承,不同的青草配方,調製出不同味道的茶飲,甘醇回甘的青草茶,揉合著土地的精華 。
台灣海域生態觀察側記 海洋未來
二○二○年夏季,台灣四周海域面臨了嚴峻挑戰,透過影像紀錄,檢視海洋生態的無聲呼救
小櫻回家 孑遺國寶魚的放流與保育
一九八四年後,七家灣溪是台灣櫻花鉤吻鮭僅存的棲息地,近年來雪霸國家公園復育有成,開始在司界蘭溪、合歡溪,羅葉尾溪等地,進行魚苗放流作業,族群也跟著穩定下來。
海裡的親愛陌生人 身障潛水難行仍行
台灣身心障礙潛水協會成員中包含不同障別,需要克服的難處不同,但過程中大家互相協助,發展出獨特的革命情感。
海底相依 共生共棲的海洋社交圈
幼年大翅鯨身旁跟了一群準備「共乘」的長印魚,大海中,充滿眾多類似這樣付出與獲利的共生關係,上演一齣齣友情、協力、利用、寄生等精采大戲。
樹冠層上的綠精靈 徐嘉君解密附生植物
世界遺產潛力點──棲蘭山檜木林,不僅保存全球面積最大的檜木森林,台灣扁柏與台灣紅檜上的附生植物更是科學家極欲瞭解的生態內涵,森林內苔蘚植物爬滿枝條,彷彿走進阿凡達的電影場景。
海廢大爆炸 全民突圍總動員
鹹蛋超人、打火機、小藥匙……,這些繽紛的物件全是海廢,從原本尋常的生活用品,經過一番波折,最後流落到我們的海洋,這些海廢從哪來、怎麼漂、如何清,得靠政府、企業與民間齊力解決。
台灣竹木誌 從柔韌耿直到千面多變
孟宗竹被切段,作為燒製竹炭材料。透過台灣先進的林產科技,原竹的應用範圍更加開闊廣泛。昔日的台灣竹,從傳產的落寞中力圖突破創新。
生命之樹 馬達加斯加猴麵包樹的危機
由五十棵猴麵包樹組成的猴麵包樹大道,令人歎為觀止的日出美景。此處雖在二○一五年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卻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