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鷹.里山.觀察中
東方蜂鷹是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俗名鵰頭鷹,棲息於多種形態的森林,中低海拔到高冷山區皆可見。食性偏好野生蜂類,臉部細小且緊密的羽毛似可抵禦蜂螫,養蜂人無意間的舉動與蜂鷹共生,也成全了里山精神。
領角鴞 貓頭鷹助教的生命教育
天然樹洞減少,領角鴞也會搬進人工巢箱繁殖育雛,創造友善城市棲地,引領人類居住在更有福氣、健康的環境。
日本海底漫遊 本州洋流下的奇妙物種世界
數十條皺唇鯊聚集在餵食站,這是日本本州海底的有趣景觀,鯊魚牆後的女人輕鬆愜意。多達數百種的海洋生物在這條海岸線上悠游,潛入又浮起,生物多樣性一覽無遺。
瀕危胡兀鷲重回歐洲天空 復育野放重現曙光
西班牙卡斯特里爾山脈上一隻胡兀鷲雛鳥正要野放天空。在歐洲,胡兀鷲曾瀕臨滅絕,中毒與獵捕壓力是牠們最大的威脅,如今透過再引入計畫,族群逐漸回復。
橫越180度經度 尋找地球另一端的抹香鯨
鯨豚本身就是社會性很強的動物,抹香鯨更有著多樣、複雜、緊密的家族關係。多明尼克是許多經典抹香鯨影像與紀錄片的拍攝聖地,去年十一月該國周邊八百平方公里海域更被宣布為,世界上第一個以抹香鯨為主的海洋保護區。
加油,候鳥! 上下台灣交流道的飛行嬌客
候鳥一生反覆啟程、抵達與離開,迎接南來北往,尋求泊與食的飛行客,是台灣多元棲地與豐沛生態系的地主之責。
昆蟲啟示錄 是怪物還是無名英雄
數百萬種的昆蟲,早於人類出現在地球上,體型嬌小、樣貌多端、顏色有繽紛有低調,在我們不知道的生態系運行中,扮演關鍵角色。
尋找莎菲 穿山甲博士的動物情緣
穿山甲在全球為極危物種,在台灣也是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分布在淺山環境。孫敬閔是台灣少數專攻穿山甲保育的研究者,娓娓道來他與牠們交織的緣分與保育期許。
共生 攝影師的地球筆記
氣候變遷所造成的種種環境問題,影響範圍已從海洋生物擴散到人類自身,再也無法置身事外的人類,試圖以復育珊瑚礁為生態系扳回一城。
極端生物學 淺海熱泉與烏龜怪方蟹
宜蘭龜山島是台灣眾所周知的火山島,海面下有哪些生物可以適應比一般海域還熱的環境?礁石縫隙中的烏龜怪方蟹群聚,告訴科學家們「我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