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候鳥! 上下台灣交流道的飛行嬌客

候鳥一生反覆啟程、抵達與離開,迎接南來北往,尋求泊與食的飛行客,是台灣多元棲地與豐沛生態系的地主之責。

大杓鷸總在秋天抵達彰化海岸,浩瀚天空是飛鳥的道。(攝影/蔡嘉陽)
大杓鷸總在秋天抵達彰化海岸,浩瀚天空是飛鳥的道。(攝影/蔡嘉陽)

北季風刮起,地面上的人攏緊外套,縮起脖子、躲進建築抵禦寒氣,喝熱穿暖,是人類度過冬天的方式。如果你是候鳥呢?不用逗留寒冷棲地是最大的特權,你會展開雙翼,快快飛到溫暖的地方移居、補充能量,等待凜冬過去。

一月第一個週末清晨,17℃的天色即將大亮,布袋溼地公園前已人聲熱鬧。「一起來拍合照!」高雄鳥會理事洪貫捷呼喚從各地前來支援「數鳥」的夥伴站到公園門口,眾人穿著防風外套,脖間戴上望遠鏡。海風吹拂狂妄、偌大的舊鹽田區裡停棲大型冬候鳥鸕鷀與黑面琵鷺,黑白雙色、和諧融入地景,或以振翅、鳴叫吸引注意力,鹽田中的下雜魚、甲殼類讓牠們悠哉飽食,歷經長途南下飛行,台灣是個溫暖的度冬地。

在台灣被暱稱「黑琵」的黑面琵鷺與快樂(HAPPY)諧音,但黑琵的生命史,並不是無憂無慮的代名詞,而是年復一年往返未知冒險的旅程——也是全球候鳥生命的縮影。

自二○一三年啟動的「臺灣新年數鳥嘉年華」正是以度冬水鳥為主要監測對象,「數鳥從十二月下旬到翌年一月上旬,是過境鳥飛離,冬候鳥最穩定停留的時段。」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副研究員林大利說。這一天,洪貫捷會合生多所同仁,布袋數鳥人兵分六車散出,候鳥在台過得好不好,冬季是嚴格的檢核點。

停棲在嘉義布袋的黑面琵鷺,是全台灣最熟的冬候鳥。牠們繁殖地和度冬區橫跨多個國家,在全球六種琵鷺屬中最瀕危,需要國際間合作保育。(攝影/林坤慧)

遷徙線上候鳥知多少

與留鳥終其一生的拚搏都在出生地不同,全球一萬一千多種鳥類,候鳥約二千二百種,占五分之一。候鳥與生俱來的身體記憶,就是年復一年定期往返繁殖地與度冬地,沿地球南北軸,將極地與溫帶的繁殖地,與溫帶和熱帶的度冬區連結起來。

東亞澳遷徙線
候鳥使用遷徙線的時機是季節性「往返」繁殖地與度冬地,有去有回;台灣位於東亞澳遷徙線中間地帶。線段示意鳥類飛行往返的可能軌跡與範圍。

當牠們被生理需求驅動、展開旅程,織就成飛行網絡的遷徙帶,便是一條條的高速公路,每個停棲點被選中,成為呼應牠們需求的服務區:可以過境停一下、補點糧食加滿油就走、也可以在交流道旁的「旅舍」短租、長租,視停留目的而定,直到這一站任務解鎖,再上交流道,飛往下一段旅程。飛越遷徙線的候鳥像極了高速公路上在不同時間點奔赴不同目的的人類。

蒼燕鷗是夏候鳥,台澎金馬都可以見到,是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較常在島嶼周邊的岩石、沙灘產蛋,主要覓食小型魚類。(攝影/呂翊維)

全球將候鳥世代探索飛出的遷徙線分九區,東亞澳遷徙線(East Asian-Australasian Flyway,EAAF)幅員最廣袤,五百多種候鳥在八千四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天空下旅行。北起北極圈、阿拉斯加、西伯利亞,跨越中、日、韓、東南亞、印度等亞洲國家,延伸至澳洲、紐西蘭南部等國度,路徑規律而穩定「像沙漏一樣,季節到了就顛倒過來飛。」中華鳥會秘書長呂翊維精妙比喻候鳥的生理時鐘,「而台灣恰好在東亞澳遷徙線的中心點。」比起留鳥,依賴台灣歇腳加油的候鳥種類更多。

若提到夏候鳥代表,出現在屋簷下築巢繁殖的家燕一定會被提及。但家燕也會在春、秋兩季過境,也有冬候鳥。(攝影/呂翊維)

春季,南方的夏候鳥翩然而至:常見的簷下家燕來自菲律賓、印尼,珍貴稀有的保育類小燕鷗從澳洲來,著名的栗喉蜂虎從中南半島出發前往金門;牠們接踵來台繁殖育雛,在秋冬南返。秋季,夏候鳥離開後台灣更加歡騰,如灰面鵟鷹、赤腹鷹等猛禽為首的過境鳥,十月後總掀起墾丁追鷹潮;去年,灰面鵟鷹約十萬隻次數、赤腹鷹更高達近約二十萬,驍勇的過境猛禽在台灣略歇一歇,補好能量就會往下一個國家飛去。喔!遷徙線上還有不小心走丟的迷鳥,二○一四年著名的金山小白鶴就是離開西伯利亞後偏離路徑、糊塗來台,直到二○一六年才北返歸途。

暱稱「國慶鳥」的灰面鵟鷹,是台灣最有名的遷徙性猛禽,每年秋季總會在墾丁吸引賞鳥人,滿州鄉也是一個觀測點。(攝影/吳志典)

度冬鳥則是來台候鳥最大族群,約一百六十二種,占全台鳥種四分之一。「牠們從北方分兩路,一條跳島,沿庫頁島、阿留申群島、花彩列嶼抵台;另一條則走中國海岸線,飛越台灣海峽到達。」林大利說。冬候鳥分陸鳥與水鳥,陸鳥中有日本松雀鷹、北雀鷹等猛禽,柳鶯科、鵐科等小型鳥;其中,水鳥占冬候鳥六成以上,群聚特性更易觀察。林大利強調,遷徙水鳥的數量增減,最能檢視牠們沿途「加油」的溼地品質,而守護牠們在台養精蓄銳,來年飛回繁殖地孕育下一代,亦是位處遷徙線上的國家保育責任。

遷徙水鳥的溼地愛與愁

在飛掠的遷徙線上,萬鳥心中自有羅盤,然而,有方向感不代表就有安全感。國際鳥盟指出,遷徙水鳥最易使用的沿海溼地,是人類以經濟為名最先開發的地方,也讓東亞澳遷徙線上超過二百五十種的遷徙水鳥生存最受威脅;無獨有偶,最善用台灣沿海溼地的候鳥也是水鳥,黑面琵鷺只是其中之一。

曾有滅絕危機的黑琵,牽動遷徙線上每個國家的保育神經。全球自一九九三年發動同步普查,串連東亞、東南亞遷徙線上國家定時定點一起數黑琵,從數量增減探究棲地品質的優化或劣化,迄今台灣仍是最大族群度冬地,去年數到四千二百二十八隻次數,可見台灣目前棲地品質對黑琵而言,是真正HAPPY。

小辮鴴是台灣不普遍冬候鳥,宜蘭、雲林較為常見。(攝影/呂翊維)

相較於黑琵引人注目,更多水鳥羽色是不起眼的大地色或灰白黑相間,群聚在離人遠處,一有驚動就遠離,不易親近。「仔細觀察,嘴巴是牠們最有特色的器官。你看大杓鷸嘴喙長而下彎,可戳進泥灘下探測;嘴喙尖短的東方環頸鴴就直啄地面或淺灘上的無脊椎動物。」呂翊維笑說,「水鳥嘴喙奇形怪狀,可在同一棲地分工、攝取不同食物;腿有長有短,則是分散開到不同水位環境,大家都有得吃。」台灣度冬的水鳥可熱鬧,雁鴨科、鷗科、鷸鴴類是大宗,長相各有千秋。

即使生理結構分工明確,讓水鳥得以分散覓食壓力,二○二一年拉姆薩國際溼地公約發布《全球溼地展望》仍指出,沿海土地利用方式改變是最嚴峻的考驗,而每年一定會沿遷徙線造訪棲地的遷徙水鳥首當其衝。《臺灣新年數鳥嘉年華二○二二年度報告》特別點出台灣過去水鳥熱點,東部蘭陽平原、西南部的彰化、嘉南沿海都因土地利用變化,提出鳥況警訊。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僅供「非會員 」閱讀,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線上會員籌備中 敬請期待

作者
《經典》雜誌資深撰述
本文出自

台灣信史之發軔

【本期封面】圖片/Diego Ruschel/Fort Zeelandia Museum
這幅畫是眾多傳世的十六、七世紀史畫之一,台灣沒有文字的年代都靠西荷等船艦上的水手和畫師,將看到的福爾摩沙從不同角度繪出,在陳舊色調中見到大船小艇圍繞當時的大員海面,自此台灣不同於過去的漁獵與部落農業,被碰撞出現代文明火苗。台南建城四百年,借用荷蘭奧地利等珍貴的國家檔案與圖資,是解讀台灣身世不可少的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