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你好嗎 讓常見鳥常見

台灣人最熟悉的野鳥就是麻雀,那麼嬌小輕盈,在童年生活中像是無所不在,曾幾何時,看到、找到麻雀卻再也不是理所當然。

台灣人最熟悉的野鳥就是麻雀,那麼嬌小輕盈,在童年生活中像是無所不在,曾幾何時,看到、找到麻雀卻再也不是理所當然。(攝影/林哲安)
台灣人最熟悉的野鳥就是麻雀,那麼嬌小輕盈,在童年生活中像是無所不在,曾幾何時,看到、找到麻雀卻再也不是理所當然。(攝影/林哲安)

日午後,米迷(化名)穿梭在距離上班大樓五百公尺的老社區中,這是老台北常見的住辦混合社區,新式大樓與舊式公寓比鄰、公園中有老樹與草地,傳統早市正收攤,更多的快餐店生意興隆。眾生相中,三三兩兩的上班族在巷弄間聚餐,也有人信步獨自逛公園。頻繁清潔的巷道晒在陽光下,也會看到沒收乾淨的食物殘渣、飼料碗。

她停駐在公園邊角上不再移動,神色專注看著草地上正吱吱喳喳叫著,成群的褐色小圓點,「看!牠們在吃草籽。」樹蔭下蹦跳約二十隻麻雀,對米迷的靠近毫不緊張,「牠們不怕人,我看過牠們吃紫薇花樹果、蔓花生花瓣、野莧菜種子、咸豐草花瓣、種籽、榕樹落果……都是公園出現的植物。」米迷絮絮說起麻雀食性。

每日晨昏從住家往返上班地點,還有午休時,她都會逛逛鄰近公園綠地,用隨身攜帶的類單眼相機記錄身邊常見鳥,這樣的日子已經過了第五年。在都市叢林,她習慣觀察最靠近人類的野鳥,住在以人類為主的城市過得好嗎。七年級生的她童年仍是「小學後有一片稻田,麻雀是常出現的小鳥……」,長大後,稻田不見了、麻雀變少了,公司附近的麻雀群,是她主要觀察的對象。

現代生活中,大群的麻雀較難看到,但細心找尋可能會發現就隱身在我們的日常環境中。也許在路燈管裡(左圖),或在行道樹上(右圖)。(攝影/米迷)

這是一個台灣再常見不過的城市公園,綠繡眼樹間啼叫,樹蔭下麻雀跳躍啄食,常見鳥在城市一隅相安,歲月彷彿靜好。「為什麼我開始看牠們?」米迷溫柔地說:「因為這是城市裡最容易看到的野生動物。」

示警!全球麻雀數量下降中

如果做一個「全台灣人最熟鳥類」排行榜,個頭嬌小、相貌樸實的麻雀應該會拿下榜首。麻雀是台灣人從小就熟悉的鳥類,不拘農村都市,廣泛出現在身邊,就算沒有看鳥習慣,我們也可以正確喚出牠的名字。

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台灣有確切紀錄的麻雀共三種。歐洲最常見的家麻雀(House Sparrow)在台灣是迷鳥,非台灣原生種,也很難看得到;出現在中低海拔的山麻雀(Russet Sparrow)是原生瀕危物種,全台僅千來隻。而我們最習慣稱呼「麻雀」的,是出現在低海拔的樹麻雀(Eurasian Tree Sparrow, 學名:Passer montanus),台語喚作「厝尾鳥仔」、「粟鳥仔」,親切的暱稱明示跟住家、農村生活相連,耳羽處的黑色斑塊是最可辨認的特徵。

台灣的麻雀是多還是少?這個問題好像有點傻。然而,國際上的確開始監測麻雀這樣人類身邊的小鳥,在自己的國度到底生存得好不好。

以前的我們總是一抬頭就可以看到麻雀群聚在路邊的網線上吱吱喳喳,但現在越來越不容易看到。不只是台灣,歐、亞洲樹麻雀數量的確有下降趨勢。(攝影/劉子正)

據國際鳥盟(Birdlife International)統計,樹麻雀在世界是無危物種,數量在一.九億到三億間,但歐洲整體趨勢在下降;其中,英國的族群下降趨勢顯著,蘇格蘭林地信託基金會(Woodland Trust)揭露,從七○年代到二十一世紀初期,因農業環境劇烈改變影響食物來源,樹麻雀族群數量約下降九成,已登錄為英國受威脅物種。

在中國,五○年代的大躍進曾以「除四害」為由,動員全民敲鑼打鼓讓麻雀飛到累死,二○○○年後,麻雀雖列為國家三有(具國家生態、科學、社會價值)保護動物,但仍是非法狩獵(食用野味)的鳥類第一名,數量持續減少。同為亞洲國家的日本,則指出農地減少、巢位不足與傳染病讓麻雀數量減少。與其恰恰相反的是,在北美繁殖鳥類大調查,外來種的樹麻雀族群正緩步上升。

那麼原生種的樹麻雀全台有多少?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曾以台灣繁殖鳥類大調查(Taiwan Breeding Bird Survey, BBS Taiwawn)資料推估,二○一三年時全台樹麻雀約在三百五十萬隻左右;而據最新的二○二一年台灣繁殖鳥類大調查資料,則發布台灣麻雀族群數量有下降趨勢。

「麻雀有沒有變少是每隔一、兩年就會被問的問題。」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副研究員林大利直言,台灣民眾最有感受力的鳥類就是麻雀;若以二○一一年為基準年,麻雀在這十年間確實有顯著減少,其中以南部最明顯,這個幅度雖不至於立刻要緊張兮兮,「但適應力強的小鳥的確會被當作重要的環境指標。」

他舉例,即使我們每天過著如常的生活,也無法有信心地說自己有多健康。「但人體是否健康有個基本的監測數據,就是體溫。」體溫明確反應免疫系統有沒有啟動、身體是否正在發炎,「麻雀數量多,又住在我們身邊,大自然奧祕,可能發生了什麼事我們無法馬上知道,麻雀生存狀況的好與不好便可當作我們的指引之一。」

目前並沒有完整調查指出台灣樹麻雀減少的原因,也偶會聽到「外來種八哥入侵,搶奪麻雀棲地」的說法。但林大利坦率指出,物種間是否有競爭關係需要長期監測且經科學分析才能確認;因為過去常看到麻雀的地方現在多看到外來種的白尾八哥與家八哥,而驟然將八哥指認為「麻雀減少」的替罪羊,並無法論證因果,「若採極端手段把八哥抓光,卻發現麻雀(數量)也沒回來,我們可能已經錯過了重要訊息。」

人煙所在之普遍留鳥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我們感覺與麻雀那麼親近?

麻雀在我們生活周邊,存在感雖小,卻有許多活潑討喜模樣。我們可以就近觀察野生動物的生活史,比如看牠們撿拾蒲公英(左圖)與玩水(右圖),都饒有趣味。(攝影/米迷)

首先,麻雀繁殖力強。牠們在春季築巢繁殖,一窩約生二到五枚蛋,食物若豐沛,一年還可繁殖多次,數量增加快;再來,過去的人造建築特別適合牠們生存,「窗型冷氣下的縫隙、老屋磚瓦簷縫,交通號誌錏管、鐵捲門夾縫,甚至農村榖倉都可以繁殖。」從事野生動物危害防治評估與監測的博威鳥控執行長杜昆盈說。米迷也說,一個約五十元新台幣大小的孔隙,就足以讓麻雀鑽進築巢,這樣的居住要求在老式公寓外牆並不嚴苛。

住的問題好解決,吃的選項也很單純。麻雀是雜食小鳥,吃小型昆蟲、種籽、乾漿果,也吃人類的食物碎屑、禽類的飼料,更酷愛禾本科作物如水稻、高粱,而要取得這些食物在台灣可一點都沒有挑戰性。

一九七六年出版的《新臺灣鳥類指南》圖鑑中,鳥類學家謝孝同寫道:「此種鳥(樹麻雀)於平地可謂無所不在。不論城市或鄉間,凡有人煙之所在,均可見其忙碌的跳躍、覓食,鳴唱或飛來飛去。收穫季節田地間常聚有大群分布,平地極普遍之留鳥。」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僅供「非會員 」閱讀,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線上會員籌備中 敬請期待

作者
《經典》雜誌資深撰述
本文出自

台灣金銀島

【本期封面】繪圖/Yumiki Hong
台灣是個金銀島,蜿蜒切割中央山脈主稜北段豐富地質帶的立霧溪,沖刷大理石、玫瑰石,包括含岩金和鐵砂的礦石,堆積在寬廣的立霧溪入海口。從日治時代至今,考古學家多次在河階地的崇德村遺址發掘證實,一千年前人們已懂得並欣賞金,跨越時空用簡單工具淘洗出大小金粒,這裡曾人口繁盛、文化精美,貿易版圖延伸到印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