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正

《經典》雜誌資深攝影。
淡江大學畢,雪城大學藝術攝影創作碩士,曾任中國時報攝影記者,為2010年吳舜文新聞獎,2014卓越新聞獎,2016年金鼎獎,以及2010年2016年中國廈門台海新聞獎年度攝影得獎者。

劉子正 相關的文章

地心溫度能發電 地熱能是新希望或假目標?

位處地震帶的台灣,地熱資源豐富,卻因過去地熱電廠的失敗案例,發展足足停滯二十年。直到二○二一年,宜蘭清水地熱園區商轉,地熱能再次被重視,不過,地熱開發仍困難重重,台灣究竟能否抓住這塊地下綠金?

橋下空間 不只是邊緣

鄰近舊台中車站的「綠空鐵道」,是高架鐵路下的帶狀公園,保留了百年鐵道軸線,連結今昔,也連結了周邊區域。過去不受重視的橋下空間逐漸翻轉,創造出不同的城市風景。

台灣特「色」 繽紛與簡約的光譜之間

岡山老街一家雜貨店前,盡是飽和色,這類生活中常見的「搶眼」配色源自傳統文化,也受到市場機制影響,並隨著社會氛圍在繽紛與簡約間流動。

香氣台灣 大自然的煉金師

人從自然來,也想往自然去。喜歡植物精油的氣味,是一種內心回歸的呼喚。隨著嗅覺,直通腦門的祕密通道,也喚起台灣生活中的諸多美好。

溪望再現 減法工程尋回流域生命力

溪流乘載生命之川的意涵,不只是人類的,許多物種的生命史,更依賴溪流棲地的豐沛多元。大溪川與種瓜坑溪的流域公民注意到過往工程對生態的阻絕,為生態請命,眾生所求都是安身立命。

備份未來 蔬菜的種原密碼

「花椰菜究竟是花還是菜?」種原有如待探索的知識寶藏、多樣的基因庫造就無限可能。面對詭譎多變的極端氣候,妥善保種、育種,為不確定的未來,做好萬全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