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映航

《經典》雜誌攝影

鄭映航 相關的文章

擦亮空間記憶 歷史建築的活化再利用

隱身於高雄新興區的都市農園「逍遙園」,恍若時空座標,見證高雄城市的演變和發展。歷經修復後再次敞開大門,讓世人能夠欣賞其建築之美。

轉角遇見你 歲月砥石上的風華建築

台中中區的老屋,曾是二二八事件遺址的「和平日報社」,如今瀕臨被拆除,民間發起搶救,希望保留這棟承載不同世代記憶的建築。愈了解舊市區的老房子,就愈會發現有說不完的故事。

美學.學美 喚醒校園裡的空間記憶

改造,不僅是美學形式的表達,更是透過將歷史建築重新喚醒,使學生與周遭環境建立更深層次的情感聯繫。

金銀之島 立霧溪流金歲月

自古台灣有條黃金河,立霧溪從太魯閣峽谷沖刷岩金來到「哆囉滿」,大航海時代吸引西、荷東來,日人在溪畔崇德挖出金條金針,近代考古證實,千年前它早已是十三行人南下的囊中物。

檳城九皇爺慶典 大馬吹起的集體茹素風

「請香火」儀式在檳城唯一面海的斗母宮熱鬧展開。每年農曆九月的九皇爺慶誕,也是馬來西亞最重要的素食節,九皇爺的信仰起源雖然眾說紛紜,甚至充滿神祕色彩,這段期間信眾延續了文化傳承,也將守齋茹素合為一體。

王的司傅們 赤心巧手國寶船

七十歲的蔡文化是小琉球人,東港木造王船首批師傅,已建造十四艘、歷四十餘年。東港王船是唯一實體打造一比一的古船,他手指的這艘是一半大小的典藏王船。

蝴蝶 南島黃裳歸鄉路

黃裳鳳蝶是台灣特有亞種,本島最大型蝴蝶,展翅可達十五公分,最愛訪顏色豔麗的火筒樹、龍船花、馬纓丹等,恆春港口溪以南是重要棲地,因開路除草加上商業採集,一九七○年代族群大減,被列為「保育類野生動物」。

卑南聚落 一個五千年前的繁盛時代

五千年前的卑南遺址是迄今台灣發掘最大規模的史前聚落,他們就地取材,愛用石器、善於雕刻玉飾,數十人將一個個巨石鑽洞綁繩,下方滾木頭,沿河床拉到平地,他們種植栽培稻、僅拿魚當配菜,住家工整,戶戶相連。

蝙蝠 看守黑夜的精靈們

蝙蝠是最小型、唯一會飛的哺乳類,在暗夜中展翼飛行的是台灣特有亞種葉鼻蝠,看清楚了嗎,牠緊抱著五六月出生、哺乳中的幼蝠,母蝠一年一胎,秋天受孕隔年生育,九月份幼蝠才學單飛。

南科考古進行式 從海洋走向山林

超過十五年,台灣西部最大規模的南科考古發掘還在進行中。三寶埤最新出土生態遺留,獸骨中鹿骸占77%,來自遠古,台灣梅花鹿(特有亞種)與人類共生於山丘平原間,被食肉被謀皮(荷屬時代一年十五萬張),一九六九年曾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