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權傾一時的大官,在剩下最後一口氣的彌留之際,看見上帝拎著一個箱子走過來。
他問上帝說:「這個箱子,裡面裝的是什麼?」
「你的遺物!」上帝回答說。
「我的遺物?是我用過的東西嗎?」
上帝說:「你用過的東西不屬於你的,是屬於地球的,你不能帶走。」
「那會是我的記憶嗎?」又問。
「不!你的記憶是屬於時間的。」上帝說。
那人再問:「是我的親人和兒女家屬嗎?」
「不是,他們屬於你的心。」
「那一定是我的軀體了。」那人說。
上帝說:「不,你的軀體屬於塵土。」
「那麼我的遺物是什麼?」那人在嚥下最後一口氣之前堅持要知道。
上帝打開手中的箱子,裡面竟然空空如也。
那人有點不敢置信的說:「難道我們這一生什麼也沒有擁有過嗎?」
上帝說:「你活著的每一個瞬間,都是屬於你的。」
那人聽後嚥氣了,從此化為烏有。
你可以說,整個故事是編造的謊言,也可以說這是一種警世的寓言。不管如何,故事本身存在著某些意義,那就是人僅活在當下。其他的,不是已成為灰飛煙滅的過去,就是無常本空,了不可得的未來。
生命活在剎那裡,也活在呼吸間,一呼一吸就是生滅。人活著就要拿得起放得下。要拿得起當下的每一分每一秒,也要放得下分分秒秒的當下。
春秋戰國時代,齊景公登上牛山,向北俯望都城。那壯麗的江山,繁華的街景,看著看著突然悲從中來,淚流滿面地說:「這麼美好的江山,為什麼總有一天我會死去,離開這個美麗的都城呢?」他的兩位佞臣艾孔和梁丘據都跟著齊景公哭了起來,唯獨晏子在一旁發笑。
景公邊擦眼淚,邊回頭怒視發笑的晏子,晏子則泰然地對景公說:「如果當君王的可以永生不死,那麼齊太公、齊桓公現在也都還健在吧!如果他們都還健在,那麼你能當上齊王嗎?因為他們衰老而陸續死亡了,所以你才能依序當上君王啊!你現在只為你將衰老死亡而悲從中來,不想想你的子民是否有好日子過,這不是太不仁德了嗎?而你那兩個佞臣也陪你一起痛哭,不是太可笑了嗎?這就是我獨自發笑的原因。」
人生就像穿越時空的旅人,空手而來,空手而去,歷盡風霜,看盡百態,雖然隨著歲月逐漸淡出,卻帶不走任何遺物。留下的是一生的功過與毀譽。
長生不老,一直以來是人類夢寐以求的願望。秦始皇一統天下後,又想長生不老,所以派遣徐福海外求仙,欲尋可以讓他龍顏永駐的靈丹,誰想徐福一去不返,秦始皇不免臨死一嘆。
唐朝詩人李商隱《海上》詩云:
石橋東望海連天,徐福空來不得仙。
直遣麻姑與搔背,可能留命待桑田。
李商隱這首詩,講的就是徐福奉命帶了五百童男童女,到海外尋找長生不老藥的故事。徐福一天不回,秦始皇就天天望海惆悵盼望。
徐福不敢回來,因為找不到長生不老藥。就算找到麻姑這樣的神仙,可以抓背搔癢,但神仙的壽命也是有限,豈能再見滄海變成桑田。
長生不老永遠是人類的夢想,秦始皇如此,齊景公如此,人人都是如此。但世上果真有長生不老的靈丹嗎?醫療技術極端發展的現在,還在不斷研究尋找,最後可能還是會落空吧!如果真找到了,那可能是人類的一種浩劫。晏子的千年一笑,不是沒有道理的。
人不一定要能永生,但一定要有悲憫蒼生之心與引路渡人之志,為來去匆匆的一生留下些價值,存在些意義。曹操在歷史上的評價不一,但他的《龜雖壽》詩,我們窺見了他攤在世人面前的心志: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意思就是說:「神龜雖長壽,終究不免一死。騰蛇雖能駕霧,終究難免化為灰土。馬槽裡的良駒雖然老了,但還存有奔馳千里的志向。英雄烈士雖然已屆暮年,雄心壯志猶然強烈存在。生命的長短,聽由自然法則規範。但延年益壽,頤養天年之福,要靠自身的涵養。
曹操作這首詩時已是五十三歲了,就當時的平均壽命年齡,可說已經邁入了人生的暮年了。但他剛平定北方的烏桓,準備南下,用兵東吳和劉蜀,一統天下。雖然赤壁一戰「檣櫓灰飛煙滅」,壯志未酬,卻也未改一代梟雄的本色,留下令人遐想的人生價值和意義。
《孟子》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一個人在不得志的時候,要潔身自愛,注重品德修養;在得志的時候,要盡全力造福天下百姓。善與愛就是一個人一生所能夠留下來的財富,留下的善與愛愈多,人生的價值就愈豐厚,這就是生命的意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