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爾一則故事詩的結局

布施是給人以希望,這種希望不僅止於接受被幫助的人,幫助別人的人也因此得以看見人性善的循環的希望。

一、從一念開始布施

印度詩人泰戈爾,在《採果集》裡,用敘述詩的方式,講了這麼一個故事:

舍衛城饑荒嚴重,釋迦牟尼問他的信徒:「你們中間有誰願意承擔賑濟饑民的責任?」

銀行家拉特那爾,垂著頭首先答道:「賑濟饑民所需的費用,我傾家蕩產也遠遠不夠。」

國王的軍隊司令詹森說:「我願意為國家流血犧牲,但我家的糧食也還不夠吃。」

擁有廣大良田的達馬帕爾長嘆一聲說:「旱魃已經把我的田地給吮乾了。我還不知道怎麼向國王繳納田賦啊!」

他們每個人都是佛陀的弟子,也都是社會的精英,擁有財富和權力遠遠大於一般人,但談到布施賑災,卻都面有難色,用種種推拖之詞大吐苦水。

反而托缽僧的女兒蘇普里雅,這個時候勇敢地站了起來。她先向大家鞠躬行禮,然後柔軟溫順地說:「我願意賑濟饑民。」

「啊!」大家驚訝叫起來說:「妳能怎麼實現妳的誓言呢?」

蘇普里雅回答說:「同你們相比,我是最窮的,但那也正是我的力量所在。我深信我的金庫和糧食,就在你們每個人的家裡。」

故事寫到這裡為止就沒有下文了,以後發生什麼事,各憑想像,慈悲心不同,最後的結局也就不一樣。

托缽僧的女兒沒能力,但有願力。願力能否實現,就在當時在座的銀行家、官宦之家、大地主與社會大眾是否願意付出有愛的棉薄之力。

二、匯聚眾人心願

粒米成籮,滴水成河。一座大山是由一粒粒沙石的累積,萬里長城是從一塊塊磚頭的堆砌。只要有愛有願,熱忱真心,眾志可以成城,愚公可以移山,沒有什麼事辦不成。

當年證嚴上人要在交通不便、人稱後山的花蓮蓋醫院,不少人質疑可能性與可行性。

當時有人問上人:「蓋醫院要籌募多少經費才夠?」

上人說:「估計大概要八億新台幣?」

「那現在上人您籌募多少了?」

「只有大約三千萬新台幣。」上人回答。

「只有這麼點錢,和八億相差那麼多,醫院蓋得起來嗎?」眾人難免心懷疑慮。

上人說:「有願就有力,只要大家願意付出,貢獻點滴愛心,就可以匯聚成巨大力量,醫院就可以蓋得起來。大江大海不就是眾溪滴水匯注而成的嗎?」

果不其然,在眾人點滴的捐助下,醫院不僅蓋起來了,而且已成為台灣東部的醫療重鎮。

又如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一日台灣中部發生強烈大地震,屋倒家毀,死傷相當嚴重。慈濟投入大規模賑災,除了大量緊急物資的援助,慈濟志工和醫護人員一波波用接力的方式馳援外,上人決定針對村毀屋倒的災民蓋大愛村,並援建五十一所全毀的中小學校。

那可是一筆難以估算的巨大支出,錢在哪裡?慈濟能承擔得起嗎?有人又為上人擔心了。

但上人卻非常淡定地說:「我不知錢在哪裡,但我知道愛在哪裡!」

於是上人登高一呼,慈濟委員動起來了,他們大街小巷,募心募款,社會萬眾響應,金額不分大小,賑災的心意匯成巨大力量,大愛村蓋起來了,五十一所中小學也援建完全了,看似「不可能的任務」一一達成,見證了當時善與愛鼓動起來的動人史詩畫面。

三、種下善因得善果

哪裡有愛,哪裡就看得到布施。

雖然在佛教典籍《人有二十難》說:「富貴學道難,貧窮布施難。」這是指世俗常見的普遍現象。

其實只要「有心」,布施對貧窮的人來說,一點也不難;修行學道對家財萬貫的富貴人家,也不會是一種障礙。

佛教有一則「貧婆布施」的故事。

故事的講述方式有各種不同版本,但內容大同小異。故事是這樣說的:

佛陀的弟子迦葉尊者有一次外出托缽化緣,路上看到一位衣衫襤褸,一窮二白的貧婆,一臉愁苦的蹲在路邊。

迦葉尊者看見她,心想應該給貧婆有一個布施種福的機會。於是尊者托著缽,慢慢地走到貧婆的面前向貧婆化緣。

貧婆非常尊敬迦葉尊者,但實在窮得一無所有了,所以用一種感到抱歉和無奈的表情和語氣對迦葉尊者說:「我很想供養尊者,但我什麼都沒有……」

迦葉尊者輕柔地對她說:「有啊!妳身上至少穿有一件雖然破舊但還能蔽體的衣服啊!布施不在物資的有無貴賤,而是在於一顆樂於付出的虔誠心念。」

布施原來這麼簡單,貧婆聽了很歡喜,便毫不猶豫地從襤褸的衣角,撕下一小塊布供養迦葉尊者,並得到尊者的祝福。

佛陀知道這件事後,非常讚嘆貧婆一念虔誠的布施,對弟子們說:「將來所有的出家弟子所穿的衣服,都必須有貧婆的一番心意。」

從此以後,每位出家人都會在衣領後縫上一塊布,稱為「印」,用來象徵布施的真義。

六度萬行是大乘佛教的重要修行法門。其中六度又稱「六波羅蜜」,是指六種消除無明煩惱,度化天下蒼生的修行途徑。而「布施」,則是「六波羅蜜」之首,是一種樂於付出、樂於助人的涵養,也是一種無私利他的修煉。

「慈悲喜捨」是佛法裡所說的四梵行,也就是四無量心。「慈」能予樂,「悲」能拔苦,「喜」給人以歡喜,「捨」肯無所求的付出。

古印度人相信「布施」是一種「種善因,得善果」的美德,一種廣結善緣「助人利己」的行為。因為幫助有需要被幫助的人,冥冥中回饋回來的是對自己的無量祝福。

佛教講慈悲,慈能予樂,悲能拔苦,喜能讓人無憂,這些都必須從樂於布施開始。布施不僅能夠給人快樂,為人拔苦,給人歡喜,而且可以對治人類的慳貪習性,增長慈悲心,累積修行的福德資糧。

四、人人響應存下感恩

二○○八年熱帶氣旋納吉斯襲擊緬甸,以農立國的緬甸農村受到衝擊,慈濟基金會發起賑災行動,發放稻種和物資,協助他們度過難關。

災後復耕,他們播下慈濟發給的善福稻種,經過辛苦耕耘後,得到比過去更多的豐收,大家都說慈濟給的是福種,人人心存感恩。

後來他們知道慈濟基金會的創立是從「日存五毛錢」的「竹筒歲月」開始,又知道創辦人證嚴上人正在呼籲大家力行「吃飯八分飽,二分助人好」的理念,於是受惠於慈濟幫助的村民烏善丁,自發性地力行每天在煮飯之前先抓起一把米,存入米撲滿裡,累積到一定數量,拿來幫助那些更需要幫助的貧困孤寡。

烏善丁的這一個「一把米的米撲滿」善舉,感動了左鄰右舍,一一響應效法,就這樣口耳相傳,一傳十,十傳百,一村傳一村,響應的人已超過了五萬多戶,除了施糧濟助窮人外,他們更擴大了善行,從造橋鋪路,到農業培訓,增加農民的收入,逐漸拔除貧病的問題。可見,莫以善小而不為,小錢也可行大善,烏善丁米撲滿的一把米故事就是很好的啟示。

五、互相施予的善

布施有三種:財施、法施、無畏施。財施是物質金錢的幫助付出,法施是心靈正念的給予幫助,無畏施是給人以克服各種挫折困難的勇氣支持,讓人無所畏懼的向前行。

不論是哪一種布施,都是給人以希望。這種希望不僅止於接受被幫助的人,幫助別人的人也因此得以看見人性善的循環的希望。

布施的另一種通俗說法就是給予,一種無所求的付出。給予和付出都是彼此的收授關係。誠如英國牛津大學教授大衛.波戴尼(David Bodanis)所說的:「給予,但也讓別人有機會付出。」意思是說,你給予別人幫助的同時,也讓別人有了機會付出。

舉例來說,你給人以食物,別人有機會對你付出感恩;給人以微笑,別人有機對你付出好感;給人以擁抱,別人對你付出信任;給人以一句好話,別人對你付出善意;給人以安慰,別人對你付出友誼……。

這就是古人所說的「功不唐捐」,也是泰戈爾故事詩的最美結局吧!

作者
現任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副總執行長暨慈濟人文志業基金會執行長,《經典》雜誌發行人。 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曾任記者、採訪主任、總編輯。榮獲1983年全國十大傑出青年、1982年金鼎獎新聞編輯獎、2000年金鼎獎雜誌編輯獎。 皈依上證下嚴法師,法號思熙。著有《月映千江》、《惜緣》、《微觀人生》、《生命的承諾》、《生命的風華》、《攀登人生大山》、《生命的活水》等書。
本文出自

火鶴花

【本期封面】攝影/安培淂
火鶴花自一九八O年代出現在台灣,原產於熱帶天堂夏威夷以及花卉生產技術先進的荷蘭。台灣目前栽培了超過七十種火鶴花,在花卉外銷市場表現穩定。雖然生產理想顏色的花朵存在著技術難題,不過,透過研究人員和種植者的合作,這幾年已經能生產出具商業價值的產品,讓色彩鮮豔的火鶴花在日本這個要求嚴苛的市場受到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