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造成人性雪崩的臨界點

要世界變得更好,求神不如求己,好事就從自己做起,不管別人怎樣看。儘管未來心不可得,但看見了現在的人心,就能看見未來世。佛言真實不虛。

陀離我們漸行漸遠,我們卻更加懷念衪。

兩千五、六百年前,世界聖哲輩出,百家爭鳴,百花齊放。佛陀就是個時期的亮點。

修行不易,哲思百端,人從何處來,要往何處去?生命何價?生存何義?為何有貧富?為何有階級?貪婪、仇恨、愚昧、傲慢、猜疑、嫉妒負面情緒,為什麼總是揮之不去。

佛陀從百思不得其解,尋找解脫之道的答案,其間經過多少苦行,多少聽聞和思修,終於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豁然開悟。苦集滅道;成住壞空;生住異滅;生老病死;因緣果報,環環相扣,節節相連,循環不已。

禪師常常叫人去參悟:「什麼是父母未生我之前的本來面目?」無非要告訴我們,人來自空無,又回歸空無。了悟「因緣所說法,我說即是空。」的道理。

雖然人「來自空無,終歸空無。」來去之間,生命短暫,緣聚而有,緣滅而散。但在聚散有無之間,留有「代謝不住,新新生滅」的轉換空檔。那是快似閃電光,極微細似無間,這是一般凡夫難以察覺的一念三千,微妙無常,究竟實相。

《法華經.方便品》說:「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盡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這「十如是」的究竟實相,說明諸法無常的不可測性,和緣起緣滅、真空妙有、無限可能的不可思議性。

《心經》也說:「觀世音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只因凡夫無明,不了解「緣起性空」和「諸法無常」的道理,執著於名聞利養的貪念,在欲海中沉浮,苦集自招,了無寧日。

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一個念頭滅了,另一個念頭又起了,念頭的起起滅滅,牽引著人類行為的業力流轉;業力隨著行為流轉,行為隨著念頭改變,念頭隨著思想無明的有無而生滅。無明隨起隨落,念頭也不斷生滅,所以既不能執空,亦不能執有。重要的是要能洞見無明,惕厲業報。

有時我們會問:「時間是什麼?」這是一個科學問題,也是哲學問題,從來沒有人給過大家都同意的答案。但我們也會假設:「如果沒有空間,時間何來?如果沒有時間,空間何往?」時間與空間,應是一體的兩面。空間有多浩瀚,時間就有多漫長,只要代謝不住,時間就持續不斷。

人,活在時間裡,也活在空間裡,沒有時空,不復有人。但也因為有人,才給予時空以定義,給時空以虛實性和價值性。

「價值」是一種概念。而概念是主觀與客觀的無形集合體,左右著每個人的思辨能力與行為方式,產生不同程度的認同感和排斥感。

其實,眾生平等,物無貴賤,物理世界的成住壞空,如是相、如是性,各安其分,各盡其性,哪來的貴賤?是人執貴而貴,執賤而賤。

人與人之間的愛恨情仇、喜怒哀樂、是非對錯、善惡黑白,都源於各人長期的耳濡目染、群體的意志信仰,和時代科技的變遷。

物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做「臨界性」,描述的是一個複雜系統,處在有序和混亂之間的臨界狀態。在一端,一切都是完全規律有序的,而在另一端,一切都是隨機無序而混亂的。在有序與引發災難無序之間的臨界點上,只要在任何一端,加上一些力量,哪怕一點點,都可能會發生規模大小、持續時間不一的雪崩。

人類社會是一個複雜的群體系統。套用「臨界性」的觀點,一端是愛與善,另一端是恨與惡。愛恨與善惡的不同兩端,時時刻刻進行著一場拔河和較量,這就是現在所看見的紅塵滾滾、紛紛擾擾、烽火四起的國際現狀。

未來是否會變得較好或較壞?是否會有更多的和平或戰爭?取決於人類愛恨與善惡的一念。仇恨與歧視只讓人類陷入雪崩式的恐懼和黑暗。

佛陀的本懷是慈悲,是宇宙的大覺者的忠告。他看見了人類可變性的未來,也提出了苦集的解方和滅道的良藥,那就是「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和正定」的八正道。總而言之,就是走在助人的「菩薩道」上。

菩薩不是神,菩薩是無私無我,能幫助別人的人。如果人人有「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容天下難容之事,憫天下可憫之人,勤行於菩薩道上,人類就會永續,地球就是淨土。

「正道」就是正確的道路,無私無我的善和愛,就是正道。勿以善小而不為,積小善能成大善;勿以小愛而自足,擴小愛成就大愛。在人類複雜系統的臨界點上,不要以為自己的力量微不足道,集眾人的力量就可以改變全世界。

螢火蟲點點微光,群聚在一起,就有強大的力量,能照破黑暗。佛陀的教育不是教你相信神能給你什麼,而是教你相信自己能給自己什麼?一念三千,三千一念,是科學,也是佛學,要世界變得更好,求神不如求己,好事就從自己做起,不管別人怎樣看。儘管未來心不可得,但看見了現在的人心,就能看見未來世。佛言真實不虛。

作者
現任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副總執行長暨慈濟人文志業基金會執行長,《經典》雜誌發行人。 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曾任記者、採訪主任、總編輯。榮獲1983年全國十大傑出青年、1982年金鼎獎新聞編輯獎、2000年金鼎獎雜誌編輯獎。 皈依上證下嚴法師,法號思熙。著有《月映千江》、《惜緣》、《微觀人生》、《生命的承諾》、《生命的風華》、《攀登人生大山》、《生命的活水》等書。
本文出自

台灣信史之發軔

【本期封面】圖片/Diego Ruschel/Fort Zeelandia Museum
這幅畫是眾多傳世的十六、七世紀史畫之一,台灣沒有文字的年代都靠西荷等船艦上的水手和畫師,將看到的福爾摩沙從不同角度繪出,在陳舊色調中見到大船小艇圍繞當時的大員海面,自此台灣不同於過去的漁獵與部落農業,被碰撞出現代文明火苗。台南建城四百年,借用荷蘭奧地利等珍貴的國家檔案與圖資,是解讀台灣身世不可少的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