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人間菩薩!

我禮敬感恩杜師兄,如同我們禮敬諸佛菩薩一樣,虔誠而真誠。其實,如果以悲智雙運,聞聲救苦,度化蒼生定義菩薩道的話,無疑地,杜師兄就是貨真價實,人間少見的大菩薩。以是故,我們理當虔誠禮敬。

台灣半導體科技先驅者,也是慈濟大愛衛星電視董事長、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董事杜俊元博士所舉行的感恩追思會,上個月(二○二三年十二月十日)在高雄靜思堂舉行。我用禮敬的心情,參加了這場盛會。

一、禮敬人間菩薩

我禮敬感恩杜師兄,如同我們禮敬諸佛菩薩一樣,虔誠而真誠。其實,如果以悲智雙運,聞聲救苦,度化蒼生定義菩薩道的話,無疑地,杜師兄就是貨真價實,人間少見的大菩薩。以是故,我們理當虔誠禮敬。

「忍人所不能忍」的毅力,「行人所不能行」的自信,杜師兄盡其一生,示現了什麼叫「慈悲利他」,什麼叫「弘法利生」。

這一天,二千餘人如同十方菩薩雲來,參加了一場殊勝法會,傾聽對杜師兄行願人間的讚嘆,感受杜師兄仍然無聲說法,度化群生的千載餘情。

佛法講究因緣,有人說過:「前生的五百次回眸,比不上今生的一次擦身而過。」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能與杜師兄同師同門,何其有幸。又能在慈濟四大志業比肩同行,那是要有多少累生累世的緣分?

杜師兄是美國知名大學的理工博士,又是台灣率先領軍進入半導體科技產業的先驅者,頭腦冷靜、思緒條理分明,有著理工男和科技人穩重務實,實事求是的個性。對事情,不做則已,要做一定貫徹到底;與人交,不交則已,要交一定真誠。謙謙君子,內歛少言,望之儼然,即之也溫。俠骨柔腸,有陽剛的一面,也有風趣的柔情。

人類發展的歷史軌跡,永遠伴隨著無常,需要用愛來撫平。

一九九一年夏季中國大陸華中華東地區降下豪雨,導致洪水氾濫成災,淮河流域各省災情嚴重。上人不忍農民屋倒田毀,顆粒無收,居無處所,經政府同意,展開大規模的用愛心擋嚴冬的賑濟行動。

二、共享雙喜臨門

一九九二年六月,有幸和杜師兄一起走訪江蘇省興化市和安徽滁州市全椒縣。先在興化市為慈濟所援建的八所中小學動土奠基。再往安徽省全椒縣參加慈濟援建的慈濟村和敬老院落成啟用。

我們走訪樂陽慈濟村,巧遇一戶人家,主人帶著比夏天陽光更燦爛的笑容,歡迎遠到的客人。

地方的領導告訴我們,這戶人家姓潘,剛搬進新村沒幾天,太太就順利產下一對雙胞胎。有新房子可住,又生了雙胞胎,難得雙喜臨門,難怪他頻頻喜上眉梢。

雙胞胎的出生,給整個新村迎來生機,象徵災後迎接新生,好的兆頭,驅動村民克服困境,邁向充滿希望的生機。

潘姓夫婦小心翼翼,抱出甫到人間的雙胞胎,不吝分享他們的喜悅。為沾喜氣,我和杜師兄各抱一位可愛的小兄弟,看不出哪位是哥哥?因為他們長得幾乎一模一樣,實在難辨誰兄誰弟。

有人說杜師兄抱的是哥哥,我抱的是弟弟,引來一陣討論。最後由雙胞胎父親揭開謎底,指著我抱的嬰兒說:「他搶先一步出生,是哥哥。」

杜師兄聽了,對著他抱的嬰兒說:「你真乖!在媽媽的肚子裡,就懂得孔融讓梨,讓兄長走在前面,了不起!」我也對著手抱的嬰兒說:「你也不賴!哥哥懂得友愛弟弟,弟弟就會恭敬禮讓哥哥,這叫兄友弟恭,好樣的!」對於這些讚嘆,嬰兒當然不懂,我想在旁的村民應該也聽得一頭霧水吧!

之後我們又到城東鄉大潘慈濟村家訪,主人把我們一行迎進家門,忙著準備茶水,熱情敦厚,而不失待客之道。

杜師兄和村民一邊聊著農村生活,一邊還不忘關心他們的農作收入情形。我則瀏覽他們牆上掛著的書法作品,當然是複製品。上面寫著:「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詩書不可不讀。」村民知識水準雖低,猶能在客廳牆面掛上這樣慎終追遠,勵志子孫的佳言名句,讓人耳目一新。

三、留下慈悲腳印

一九九四年,柬埔寨發生洪水氾濫的嚴重災情,慈濟應允為「人禍甫歇,天災又至」的柬國伸出援手。除了捐贈多部應急的大型抽水機外,又多次在重災區發放糧食和日常用品。地區不分遠近,只要災民需要,慈濟無不有求必應,甚至深入馬德旺省。那是赤棉還出沒游擊,沿路充滿地雷,十分恐怖危險的地區。

在這場很多人認為不可能任務的跨國人道救援行動上,杜師兄也沒有缺席。

他除了出錢出力外,還號召了台灣實力雄厚且具有高度愛的企業家,前進柬埔寨,與當時柬國的那拉烈第一總理商談大規模的造鎮計畫。

造鎮構想的規畫藍圖完成,正在蓄勢待發之際,柬國突發政變,造鎮計畫功虧一簣,不無留下些許遺憾。

但凡事必有因,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慈濟也因此在柬埔寨撒下了善的種子,現在,終於看見萌芽,再現慈濟人拔苦予樂的身影。

四、人生的穿越與超越

人生是一場穿越的旅程。
穿越名聞利養、穿越榮辱貴賤、穿越人我是非、穿越生老病死、穿越前世今生的時空。

每次的穿越,都種下不可思議的因緣,也收獲不可思議的果報。不可思議的果報,又轉化成另一場不可思議的因緣和果報。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循環不已。於是業因轉化為基因,業力轉化為受力。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人生就是一場因緣果報,一場不停輪迴的穿越;一場「虛空有盡,我願無窮」的超越。

「靜寂清澄,志玄虛漠。守之不動,億百千劫。無量法門,悉現在前。得大智慧,通達諸法。」是一種境,一種「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的境界;是三世諸佛菩薩,「開示悟入,慈悲等觀」的境界;是修行者「悲智雙運,財施、法施、無畏施,力行六度萬行」的超凡入聖境界。

杜師兄正是這樣的一位行者,從穿越而來,向超越而去。每次的穿越,迎來另一次超越;邁向更上層樓的卓越。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是地藏王菩薩的願力。

「聞聲救苦,千處祈求千處現」,是觀世音菩薩的願力。

慈悲利他,弘法利生,「為佛教,為眾生」,是上人的願力。

五、弘法利生,信受奉行

「以佛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一心一志,信受奉行」,是杜師兄的願力。

人生不能一帆風順,有些大風巨浪,才有乘風破浪,站上浪尖尋找對應。有時朝雨晚霞,欣賞無常帶來的美麗風景。杜師兄總是笑對人生,事業與志業並進,毅力和勇氣、信仰和虔誠,一步步邁向一座一座化城。

在擔任大愛衛星電視董事長期間,他把上人交咐的「淨化人心」作為畢生的使命。每個星期一,再忙碌都要到慈濟人文志業中心,砥礪同仁。從大愛劇場到節目新聞,都耳提面命。叮嚀新聞要報真導正;叮嚀節目內容不能媚俗沉淪;叮嚀戲劇要溫馨正向感人,用力挑起乾淨媒體人的社會責任。

「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從私我、小我、大我到無我,杜師兄「盡形壽,獻生命」,無悔、無怨、無憾的穿越今生,帶著超越的碩果,又奔向來世的旅程。

菩薩悲心願行的法輪是圓的,循環往復,無窮無盡。期望未來的累生累世再有殊勝因緣,換來另一期的善道同行。祝願杜師兄乘願再來,菩薩道上,因緣不息,來來去去,往復不已,「為佛教、為眾生」。

作者
現任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副總執行長暨慈濟人文志業基金會執行長,《經典》雜誌發行人。 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曾任記者、採訪主任、總編輯。榮獲1983年全國十大傑出青年、1982年金鼎獎新聞編輯獎、2000年金鼎獎雜誌編輯獎。 皈依上證下嚴法師,法號思熙。著有《月映千江》、《惜緣》、《微觀人生》、《生命的承諾》、《生命的風華》、《攀登人生大山》、《生命的活水》等書。
本文出自

尋找莎菲

【本期封面】攝影/安培淂
穿山甲,全身披覆魚鱗般角質甲片,分布於亞非兩洲熱帶或亞熱帶地區,其中台灣的野外族群密度可能是全球最高。穿山甲受到捕獵威脅曾瀕臨滅絕危機,因穴居夜行,對其所知有限,十幾年前才有如孫敬閔等少數保育研究者投入,今年台灣送至捷克布拉格動物園借殖的穿山甲,順利產下寶寶,平添一則國際保育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