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打破人類視角限制的鳥瞰圖,美則美矣,但在當時被認為不夠科學寫實,因此不具地理參考價值,然而在作者與一群山友的親訪踏查之下,卻驚訝地證實其「精確」程度。

張地圖,除了地點、方位,還能讀出些什麼訊息?

本期【閱讀地圖】〈鳥瞰合歡越──跟著日本畫家神遊台灣〉作者陳志強,以一張一九三五年日本畫家吉田初三郎繪製的〈大太魯閣交通鳥瞰圖〉,帶我們重溯日治時期穿越中央山脈的橫貫道路。合歡越古道曾經是百年前的觀光大道,今日造訪,除了沿途的壯麗景觀,古道上已然承載了太魯閣理蕃戰爭的歷史往事。

這張打破人類視角限制的鳥瞰圖,美則美矣,但在當時被認為不夠科學寫實,因此不具地理參考價值,然而在作者與一群山友的親訪踏查之下,卻驚訝地證實其「精確」程度。

作為古道追隨者與探勘者的陳志強,這些年一有閒暇就帶著開山刀與一隻忠狗Q吉上山,用腳考古,擋在眼前的叢生雜草也阻擋不了他對古道文史的熱情,其實他的正職是一名醫師。得知文章即將被刊登時,他有感而發地告訴我:「感覺要得到貴刊的認同,比寫醫學期刊論文投稿還更不容易!」

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一至初九是九皇爺誕辰日,佛教思想倡導慈悲不殺生、古人流傳下的初一、十五吃素習俗之外,位於檳城的九皇爺信徒們為表誠心則會守齋九天。這段期間也是最多大馬華人集體茹素的時候。來自馬來西亞的《經典》攝影鄭映航回到家鄉探親之餘,也為我們帶回熱騰騰的即時報導。

攝影家沈昭良以「賦格」的音樂創作形式為策展的創意,召集四個國家、九位攝影師推出〈城市密碼.台北賦格〉攝影展,以不同「聲部」(影像)呈現台北城的面貌,不算光鮮亮麗,卻是有溫度的細膩視角。

另一個悄悄潛入、成為城市一員的白鼻心,則是此次【自然寫真】報導的主角。鼻心到頭頂貫穿的一條白色縱紋是「白鼻心」命名的由來,烏黑的眼睛骨碌碌地打轉,呆萌的模樣,融化了城市人的心,牠曾是人類的可愛寵物,也曾為山產店裡的進補佳餚,二○○三年SARS疫病流行時,還被點名為病源的罪魁禍首。

今年七月中,白鼻心「冰箱」在台大校園遭遊蕩犬襲殺,引發了一場論戰,《經典》資深撰述白宜君在〈萌獸出沒!闖蕩都市藍綠廊道〉一文中對白鼻心有深入描述。當野生動物就在我們身邊,城市生態產生改變,人類該如何斟酌拿捏相處之道?人獸相安、和諧共處,應是城市可以期待的優美賦格,而非悲歌!

作者
《經典》雜誌副總編輯。 由越南採訪現場因緣際會踏入茶報導,以茶為框,人文聚焦,框出一篇篇台灣茶的小世界、大宇宙。 作品曾獲金鼎獎、金輪獎與消費者權益報導獎,兩度入圍卓越新聞、吳舜文新聞獎。著有《茶知錄》、《茶域經緯》、《台灣綠食堂》(合著)等書。
本文出自

鳥瞰合歡越

【本期封面】圖片提供/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百年前日人開闢理蕃路合歡越(今稱合歡越嶺道),西從霧社東抵富世(太魯閣),全長一○五公里,與八通關、能高並列日治時期中部三條越嶺道。擅於繪製鳥瞰圖的吉田初三郎來台寫生,在代表作〈大太魯閣交通鳥瞰圖〉裡鉅細靡遺繪出古道上一處處景點:駐在所、部落、宿泊區及瀑布、鐵線吊橋等,與今昔照片對照,無不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