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雲」走?

人類必須永保清明,高瞻遠矚,明辨是非,不受幻惑,如果能洞見網路科技「雲」的陰暗,即使社群網路短暫出現「蔽日烏雲」,憑著人類的韌性和智慧,熬過烏雲,迎接而來的是天晴,何懼之有?

被情緒牢籠困住了

正向的心念很重要,而且正向的心念是可以練習的,保持「平靜」是練習正念的第一步。平靜不代表沒有噪音、沒有困擾、沒有難題,而是指身處在這些干擾之中,心依然安寧,覺悟喜怒哀樂、悲歡離合都是心的悸動。

俄羅斯的短詩

詩很短,情很長;文很淺,意很深,像飽嘗風霜的老人,細數被浪費的無辜歲月;像洞見世事的哲人,在幽暗的人生路上點燃一盞泛黃的殘燈

享受孤獨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內涵與外在,因為有內涵與外在,才構成一個完整的人。就如同一杯水,杯子是外在,水是內涵。自己的內涵是自身用歲月釀就而成佳釀,成分包括思想與觀念、品德與學識。自己的外在,也是自己平日修練而成的身形與儀容、態度與行為,兩者互為表裡,密不可分。

健康長壽的第一祕訣

和樂觀愛笑、積極參與社會公益的人來往。樂觀的情緒是可以傳染的,而愉悅的笑,可以刺激人體分泌多巴胺,使人產生欣喜、知足,幸福與快樂感。

不要為過去的憾事哭泣

人生有得必有失,得失相抵,又回歸到零。不如意的事忘掉它,做錯的事改正它,痛苦的事放下它,煩惱的事丟掉它,一切都會過去,一切都會回歸到零,一切最後都是空,認識一切事物的究竟實相,認識自己的真如本性,放下不能挽回的過去,把握可以妙用的現在,人生有起有落,不要為過去的憾事哭泣,放手過去,把握現在,人生可以活得更精采、更自在。

掌握豁達一生的密碼

能夠看清「心」與「物」兩者孰輕孰重,通達名利權勢的虛無幻有,參透生老病死,成住壞空,生住異滅的無常,生命才能輕安自如。

別把惡習當個性

生活在民主社會裡的庶民,我們當然樂見民主,樂見聽到各種不同的聲音,但我們不樂見粗暴無禮的言行,把惡習當個性,在網路上任意揮鞭,愚弄人民,藉人多勢眾,將小螞蟻的個人,聚集起來成為網路的巨龍。

境界,是詩的靈魂

詩,不論是古詩或現代詩,都必須講究「意境」與「音律」。儒家推崇《詩經》的風雅頌與賦比興,司空圖較近道家色彩的《二十四詩品》,都脫離不了「意境」。有了意境,讓人有了想像的空間;有了音律,讓詩更具韻味,更有可歌、可詠、可誦的動感與節奏。

疫情為我們上了一堂課

在疫情面前,人類應該學會謙卑,知道自己的渺小。人生苦短,把握短暫的人生,過著有意義的生活,才是生命的終極目標。有人說:「人人都會死,但不是每個人都活過。」在這裡所說的「活過」,是指活得有價值、有尊嚴、有意義的過程,在經歷這場疫劫之後,但願人人都「活過」,不虛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