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丁的少年兵 俄羅斯帝國復興夢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引發國際社會強烈撻伐,總統普丁意志堅定,停戰之日未明。自幼接受軍事訓練的少年軍,以復興俄羅斯為己任,成為普丁的強大後盾。

出俄羅斯記 烏俄衝突下的出走潮

位於芬蘭赫爾辛基的中央車站,自從烏俄衝突後,每天穿梭著許多倉皇失措的旅客,他們是亟欲離開母國的俄羅斯人,每個身影都有一段不為人知的理由,對他們而言,赫爾辛基不僅是鄰國的首都,更是離境的唯一途徑。

難民,人類製造!

面對俄國入侵,在烏克蘭第二大城哈爾科夫郊區,一名士兵駕砲護衛家園。戰爭沒有贏家,只有流離失所的無辜百姓,千瘡百孔的廢墟;但明知如此,依然有人點燃戰火,不惜製造源源不絕的難民。

同門鬩牆? 從俄烏千年淵源談起

烏克蘭第二大城哈爾科夫,距離集結邊境的俄羅斯軍隊僅四十公里;烏克蘭與俄羅斯擁有共同的歷史根源,發展出恩怨情仇交織的歷史關係。

福虎生豐 壬寅年談虎民俗

台灣沒有虎,卻有虎民俗,在凶惡與良善之間,「虎」成為「福」的一種象徵。

當疫情成為「新常態」 借鏡他國抗疫之路

與病毒共存、與口罩共處的「新常態」來到我們眼前,除了關注台灣,也借鏡他國曾走過及正在走的抗疫之路,做好準備。

與病毒共存的日子

新冠肺炎蔓延全球一年多來,改變了全世界的日常。被譽為國際防疫模範生的台灣,曾以為可以安然「下莊」,卻在下半場,防疫神話破滅,病毒或威脅或改變了我們的生命、生計,與生活。

疫情下的小琉球

進入第三級警戒後,小琉球各風景區皆暫時關閉;杉福潮間帶管制區原本長期遭遊客踩踏、造成生物多樣性減少。現在不再有人類干擾,海洋生物終於能休養生息,漲潮時游進潮間帶覓食的海龜,在此享受片刻安寧,人類活動暫停的此時,對多數生物卻是療癒。

溫柔的力量 mRNA疫苗發明者的故事

RNA疫苗的誕生看似光速,實際上,卻是許多科學家的心血結晶。其中關鍵推手凱特琳.卡瑞柯博士,投入研究達四十年,漫長歲月裡的種種挫折,在她接種疫苗的剎那,有了暖心回報。

疫苗 生產與分配的正義

此次的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各國的反應及表現將決定二十一世紀對全球健康政策及措施的影響力。國際正義難尋,台灣若能團結以防疫及疫苗產業破除疫苗種族隔離(Vaccine apartheid),達成疫苗正義,將獲得國際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