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小琉球

進入第三級警戒後,小琉球各風景區皆暫時關閉;杉福潮間帶管制區原本長期遭遊客踩踏、造成生物多樣性減少。現在不再有人類干擾,海洋生物終於能休養生息,漲潮時游進潮間帶覓食的海龜,在此享受片刻安寧,人類活動暫停的此時,對多數生物卻是療癒。

進入第三級警戒後,小琉球各風景區皆暫時關閉。漲潮時游進潮間帶覓食的海龜,在此享受片刻安寧。(攝影/蘇淮)
進入第三級警戒後,小琉球各風景區皆暫時關閉。漲潮時游進潮間帶覓食的海龜,在此享受片刻安寧。(攝影/蘇淮)

公所廣播:「各位鄉親大家好,因應全國疫情第三級警戒,從今天起小琉球風景區全面關閉。請鄉親配合盡量不要出門,若一定要出門請戴口罩,人和人之間請保持距離。建議觀光業者在防疫期間避免接待遊客,麻煩鄉親配合,琉球鄉公所感謝大家!」

二○二一年五月中,新冠肺炎疫情在台灣爆發,全台灣民眾都繃緊神經,嚴肅以對。和世界各國相比,原本疫情相對穩定,猶如處在「平行時空」下的台灣,自由的氛圍突然變了調,人們的日常生活受到諸多限制,許多產業也正面臨嚴峻考驗。以觀光產業為主的各個離島,紛紛「自主性封島」以求自保,希望不再有觀光客進入,其中,也包含了小琉球。

「這波疫情實在嚴峻,五月十五日起暫時取消內用,僅供外帶。」小琉球島上一家雪花冰冰舖,在本土案例破百例的前一天,就已公告不開放內用。也有民宿業者,決定暫停營業並且不接受訂房。隔天疫情急遽升溫,本土案例首次破百例,雙北升至第三級警戒,接著在一週內,疫情持續延燒,全國都提升為第三級警戒。

烏鬼洞風景區是熱門景點之一,暫時關閉後,路邊攤熱絡攬客的情景不再(左圖),交通船也只剩少數航次服務來往台灣本島的鄉親和物資運送(右圖)。

對小琉球居民而言,宗教信仰是重要的精神寄託,尤其是供奉觀音媽的碧雲寺,是鄉民的信仰中心,沒想到在這次疫情之下,廟宇門外拉上了紅布條封廟,禁止民眾入內參拜。而即將於今年十月舉辦的小島最重要大事──三年一科的迎王祭典,各家廟宇都為此如火如荼準備中,生活在各地的琉球人也都期待能夠回鄉參與,小島居民不禁擔心起在疫情影響下,祭典是否能如期舉行?

當時間暫時停止

除此之外,更令小島居民憂心的,是人口以老人家和小孩為主的離島,醫療資源比起城市較為不足,一旦疫情在離島爆發,後果將不堪設想。
於是,在政府宣布停業之前,島上的觀光業者在網路上串連自主暫停營業,餐飲業者大多關閉內用,只限外帶。短短五天內,就已經有一百多家民宿、三十多家水域活動店家、十多家租車行等業者停止接客。一週後,全國三級警戒延長至六月十四日,島上的美人洞、山豬溝和烏鬼洞風景區、潮間帶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遊客中心、圖書館和學校都相繼關閉。鄉公所也加派人力在各個公眾場所加強消毒,廣播車穿梭大街小巷,提醒鄉親減少移動、群聚並且在外出時戴好口罩。

這波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正準備進入觀光旺季,迎接大量遊客的小島,變得和往年完全不一樣。
原本在旺季時期,會不斷加開班次的交通船,卻在風平浪靜時減班或停航,這種情況以往只有在風浪不佳的情況之下才會發生。繁忙且會塞車的白沙觀光碼頭,變得安閒又寬敞。應該要擠滿機車和遊客的琉球大街,店家拉下鐵門,顯得格外冷清。海邊幾乎看不見玩水的人們,浮上水面換氣的海龜,暫時鬆了一口氣,不再被潛水員包圍、追逐。整座島嶼就像被按了暫停鍵,回歸自然。

四月的清明假期,碼頭擠滿準備搭船的排隊人潮(左圖);六月的端午節,卻是近年來碼頭最空的一次連假(右圖)。
被當地人稱為「灣仔」的大福西漁港,因荒廢多時不再有船隻進出,後來發展為水域遊憩活動的地點(左圖)。潛水課程現在皆已暫停,不見獨木舟和立槳浪板(右圖)。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僅供「非會員 」閱讀,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線上會員籌備中 敬請期待

作者
蘇淮,島人海洋文化工作室共同創辦人,海龜點點名共同發起人,PADI 海龜生態潛水教練。長期投入關注海龜水下行為,並且用影像紀錄海龜生態及海洋環境,愛海愛龜如痴,人稱「海龜痴漢」。
本文出自

與病毒共存的日子

【本期封面】攝影/劉子正
雲林斗南火車站快篩站,為返鄉遊子篩檢。新冠病毒五月中以失控速度傳播,擴及全台,確診數與死亡數飆升。新冠肺炎蔓延全球一年多來,改變了全世界的日常。被譽為國際防疫模範生的台灣,曾以為可以安然「下莊」,卻在下半場,防疫神話破滅,病毒或威脅或改變了我們的生命、生計,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