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宜君

《經典》雜誌資深撰述

白宜君 相關的文章

麻雀,你好嗎 讓常見鳥常見

台灣人最熟悉的野鳥就是麻雀,那麼嬌小輕盈,在童年生活中像是無所不在,曾幾何時,看到、找到麻雀卻再也不是理所當然。

加油,候鳥! 上下台灣交流道的飛行嬌客

候鳥一生反覆啟程、抵達與離開,迎接南來北往,尋求泊與食的飛行客,是台灣多元棲地與豐沛生態系的地主之責。

領角鴞 貓頭鷹助教的生命教育

天然樹洞減少,領角鴞也會搬進人工巢箱繁殖育雛,創造友善城市棲地,引領人類居住在更有福氣、健康的環境。

蜂鷹.里山.觀察中

東方蜂鷹是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俗名鵰頭鷹,棲息於多種形態的森林,中低海拔到高冷山區皆可見。食性偏好野生蜂類,臉部細小且緊密的羽毛似可抵禦蜂螫,養蜂人無意間的舉動與蜂鷹共生,也成全了里山精神。

土敘世紀災難 強震、難民與邊境上難解的政治糾葛

土耳其、敘利亞邊境上的強震,造成兩國人民嚴重死傷,傾倒的房舍與建築,讓無數家庭破碎,也讓邊境上錯綜複雜的政治局勢更加無所遁形。

鷹,回來了? 30年黑鳶追蹤紀實

黑鳶是大自然中的頂級掠食者,但在台灣的族群卻曾一度瀕臨滅絕。老人家常說黑鳶滿天是過去台灣常見的景致,我們這一代有機會看到嗎?

草鴞 草原潛行者與牠們的棲地創造記

草鴞是台灣特有亞種,也是台灣唯一住在草原上的貓頭鷹,牠們白天躲藏的位置隱密,夜間活動範圍也難以捉摸。牠們因僅能在草原繁殖,在現代化社會,每一寸棲地都難得珍貴,也是保育工作的艱鉅挑戰。

溪望再現 減法工程尋回流域生命力

溪流乘載生命之川的意涵,不只是人類的,許多物種的生命史,更依賴溪流棲地的豐沛多元。大溪川與種瓜坑溪的流域公民注意到過往工程對生態的阻絕,為生態請命,眾生所求都是安身立命。

熊鷹 瀕危的部落文化守護神

熊鷹是台灣最壯碩的大型森林性猛禽,因其與百步蛇紋相似的羽毛斑紋,以及神祕、威武、可敬卻不容侵犯的氣質,深受南部排灣族與魯凱族人推崇,編入起源神話。但也因羽色珍貴,熊鷹的生存難題也更顯複雜。

鳳頭蒼鷹 水泥叢林的新住民

城市有鷹,意外嗎?這不過是近十數年的事。鳳頭蒼鷹從近郊搬入各大城市後,顯現的鷹蹤越來越多;一代接一代的城市遊俠在高樓大廈與公園綠地間穿梭,在都會區豐沛的食物量與各種生存威脅間生死競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