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接黃

曾任《經典》雜誌撰述。
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創作組畢業。
會寫幾個字,並且認為所謂的「編輯撰述魂」就是:我多想大聲、用力地告訴你,這個世界因為有了這些人事物,總算有些特別,有些,不一樣了!

鄭接黃 相關的文章

宛如神在 香爐、彩繪、輦轎

由無形無體,到有形成像,再到神聖延伸,神是「無處不在」,存在於爐、畫、轎之中。

功名與利祿 文昌財神的信仰加乘

功名與利祿,作為人生價值的加乘,文昌與財神信仰就是面對人生裡「勇於追求」的對應與教化。

渡與行 台灣媽祖學

台灣歷史進程裡,渡海來台的移墾心境,從海洋到土地,自共渡到隨行,走出一段台灣文化的媽祖路。

乩身 神是眼前人

乩身熹目入定,或有靈動,神靈的降臨、眾人的等待,台灣民間信仰裡,具有媒介性質的乩身,將「人意」與「神意」、「真實」與「超現實」,綜合實踐在社群的現實人生當中。

度歲 過一個好年

傳說裡,年是隻獸,惡狠且生猛得很。以現代觀點來詮釋,「年」的存在提醒著我們都將不斷地被撕咬吞食每分每秒,纏鬥有時、 畏懼有時、滄桑有時、感嘆有時,卻也時存感恩。一年去、一年又將來,無非是一段回顧與總結之後,還能平安團聚。

街頭巷尾土地公 信仰裡的土地脈動

玻璃反射的多個且重疊土地公形象,像是由單一化身多元神職,宛如我們對於土地公的認識,從移墾開發、原漢衝突,到自農轉為工商的社會,在土地脈動中形塑多元信仰思維。

扮將 穩定人心的「將」信仰

擺手顫力,馬步扎得穩當,人扮成將,約束自身、嚴守戒律。戍衛於神前,勇武地守護地方,親身實踐出安定與教化的力量。

知死之生 由死看向生的幽冥信仰

萬般是帶不走,唯有「業」隨身,且看台灣民間信仰對於死亡的懂得,在走過了地獄之後,知死、知生,有情天地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