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前他們選了一月二十三日結婚。親朋好友都笑他們「自由日」放棄自由,是天下最傻的一對。
以下是傻人傻福的故事。
一九七○年,他服完兵役,因為學生時代一直對精神科有興趣,所以選擇大學醫院神經精神科當住院醫師。她在醫學院七年級到這科實習,當時有三位實習醫師,與多位住院醫師搭配值班,很奇怪地當他倆一起值班時,就忙得通宵達旦,但她與別的住院醫師或他與別的實習醫師值班時,都不曾那麼忙。記得她轉到外科實習後,黃昏時外科值班人馬浩浩蕩蕩經過急診處,她看到他埋頭在看急診照會,幸災樂禍地叫他一聲「勞碌命」,給他留下很深的印象。
一九七○年,她畢業,因為對神經科有興趣,到神經精神科當住院醫師,才開始「來電」。隔年年初結婚,當時選擇一月二十三日是因為這剛好是星期日,123又很好記。
隔年五月,老大在大學醫院誕生,憑著夫妻倆都在醫院服務的特權,得以全程陪伴。當時沒有超音波預知性別的科技,嬰兒出世後,他奔出產房,告訴也是醫生的岳父大人,「是個男孩」,想不到老人家的回應竟是「爸爸一直沒有男孩,你一舉成功,太好了。」
這才使他想到,岳父母只有兩顆明珠,她與妹妹,他一定要讓岳父不會因為沒有男兒而有遺憾,這一點他們做到了。他們感到最幸運的就是,他們彼此都打從心底喜愛對方的父母,讓他們視如己出,毫不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