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面具猴 印尼爪哇島上的保育行動

一個個箱型籠子裡裝著被印尼人當賺錢工具,自幼訓練耍猴戲的長尾獼猴,經保育團體救出,隔離、復健、回復猴性,終於返抵東爪哇家鄉即將野放。

一個個箱型籠子裡裝著被印尼人當賺錢工具,自幼訓練耍猴戲的長尾獼猴,經保育團體救出,隔離、復健、回復猴性,終於返抵東爪哇家鄉即將野放。(攝影/Agoes Rudianto)
一個個箱型籠子裡裝著被印尼人當賺錢工具,自幼訓練耍猴戲的長尾獼猴,經保育團體救出,隔離、復健、回復猴性,終於返抵東爪哇家鄉即將野放。(攝影/Agoes Rudianto)

印尼東爪哇省的一座無人島上,數十人正循著泥濘小徑,緩步穿越森林。一路上屢屢有人滑倒,甚至還有人摔了好幾次,傾倒的樹幹阻擋了路徑,拖慢了原定的腳程。行至半途,地形發生了變化:他們轉而踏上一條乾涸的河道,河床上散布著無數石塊。

每位成員的背上,都牢牢綁著一個鋁製的方型箱籠,這是動物專用的運輸籠,裡面裝著長尾獼猴。人員分成三組,從海灘出發,花了兩個多小時,徒步將近四公里,終於抵達設有大型編網籠舍的目的地。

在此之前,他們遠從西爪哇省啟程,先乘坐汽車與卡車,歷時二十多個小時,再搭船四十分鐘,穿越水流強勁的海峽,長途跋涉,方來到無人島。

雅加達動物救援網水陸跋涉,將四十隻長尾獼猴從小艇扛上東爪哇無人島。

長尾獼猴援救之旅

這天,他們總共運送了四十隻長尾獼猴。攜手合作這項任務的兩個團隊,是民間組織「雅加達動物救援網」(JAAN),以及政府單位「印尼自然資源保護署」(BKSDA)。

JAAN東爪哇區協調員里夫奇.阿吉爾(Rifqi Ajir)說:「這些獼猴以前每天跳舞給人類看,我們接手後,將牠們安置在森林中,幫牠們復健,並訓練牠們回歸猴群,期待未來能順利重返野外。」

根據JAAN的研究,這些俗稱「面具猴」的賣藝獼猴,通常是在八、九個月大時開始練習雜耍,不分性別,只要夠年輕就會被抓去「受訓」。

面具猴踩著高蹺被鐵鍊和十呎長繩鍊著,飼主遙控牠遊街乞討。

幼猴的前肢被反綁在身後,脖子被鐵鍊拴住,被迫直挺挺坐著,甚至前肢被吊高好幾個小時,以學習只用兩條腿走路。為了逼牠們持續苦練,主人常常故意不餵食,讓幼猴餓肚子。牠們的牙齒也會被拔掉數顆,以防止咬傷訓練者。

完成訓練的獼猴,會被帶到充滿車輛廢氣的馬路邊賣藝。如果打賞不夠多,還會被帶進村莊裡遊街,希望觸動村民的惻隱之心,進而掏錢。猴子穿上色彩繽紛的服裝,展演五花八門的雜技,像是騎迷你自行車、手拉車、扛步槍等。

即將野放的這群長尾獼猴,就是被迫江湖賣藝的「面具猴」,牠們能被JAAN團隊救出,脫離殘忍的飼主,不啻是幸運的。不過,在回歸原野之前,牠們還得經歷一段漫長的復健之路。首先是安置隔離與醫療評估,接著社會化訓練和野放前調查。各項前置作業完成後,才能進行移地野放,而野放後仍須持續監測。

獼猴暫時被網圈著,適應環境一兩週後才能真正野放。

在脫離原飼主後,猴子被送到西爪哇涼爽的山區進行隔離。那裡設有六個大籠舍,每一籠分成二到三個房間,中間用鐵網隔開。另外還有一個獨立的籠舍,用來隔離需要特殊照護的猴子。

每天上下午各供一餐,每份餐點重量八百克,由各種瓜果組成:玉米、木瓜、甜瓜、人心果、蛇果、楊桃等。

「有些猴子一開始吃不慣水果,因為以前吃慣了飼主餵的米飯和雞蛋。不過,只需兩週的適應期,牠們就能找回愛吃水果的天性了。」JAAN動物飼養員雷瓦利諾(Revalino)解釋。

在野生環境中,猴子屬於群居動物。因此,為了恢復牠們的自然天性,隔離期間需要進行群居訓練,然而,這個過程通常不太順利。公猴之間總會相互競爭,搶當猴群的領導者;曾有一隻猴因此打到頭破血流,還動用了醫療救援。為了確保即將野放的獼猴健康無恙,動保人員持續監測牠們的健康狀態,這同時是一種預防性措施,避免牠們帶來傳染病,危及野放地點周遭的生態環境。

印尼的動物市場十分熱絡,透過社群媒體進行的交易也持續增加。憂心忡忡的動保人士走上街頭,大聲疾呼政府制裁不法,尤其是長尾獼猴的交易。

在雅加達的印尼環境與林業部(KLHK)大樓前,動保團體「猴子保育行動」(AIPOM)與「日惹動物之友」(AFJ)的成員,高舉著標語和海報:「野生動物在野外才美麗」、「猴子在森林裡才能安全」、「野生動物需要自然保育法規,而非土地開發政策」。有些抗議者還戴上刻有猴臉的面具,提醒大眾長尾獼猴的困境。抗議持續了三小時,督促印尼政府立即禁止猴類交易。

保育團體以街頭壁畫、在環境森林部前抗議政府無作為。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僅供「非會員 1 」閱讀,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線上會員籌備中 敬請期待

本文出自

領角鴞

【本期封面】攝影/吳志典
兩隻二〇〇九年五月在台中新社國小內巢箱孵化的領角鴞,剛離巢時白色絨毛還很明顯,因飛行能力欠佳,也還沒能力獨立打獵,白天常擠在一起休息,親鳥夜裡還得辛苦捕食來餵飽牠們。幼鴞約需兩個月時間慢慢脫離親鳥照顧,而天敵鳳頭蒼鷹的捕食,或親鳥出意外無法餵食,都會增加幼鴞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