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當疫情嚴峻,眾生別無所求,只求活下來;但當疫情趨緩,食衣住行、功名利祿又馬上成為生活的重心,彷彿除此之外,生命便別無意義。

來台灣最受歡迎的一組諧音,莫過於是「嘉玲」與「加零」。前者是夯劇〈俗女養成記〉裡的女主角,後者是近日屢屢振奮人心的本土感染病例數。隨著大結局的收播,俗女「嘉玲」將暫別螢幕;但疫情雖有默沙東口服藥物問世、各廠牌疫苗陸續到位等好消息的加持,「加零」的報到率還是時有起伏,不能掉以輕心。

儘管如此,大家心情逐漸放鬆是事實。這點可以從菜市場的人潮變多,廟宇參拜的信徒漸漸回流看得出來。當疫情嚴峻,眾生別無所求,只求活下來;但當疫情趨緩,食衣住行、功名利祿又馬上成為生活的重心,彷彿除此之外,生命便別無意義。

人性的健忘與矛盾,在此一覽無遺。

在本期《經典》的【藏美日常】系列裡,撰述吳佳珍即鎖定食衣住行中的「食」,以〈菜市場蛻變——去蕪存菁之後〉一文,帶領我們進入「民以食為天」的第一現場,探查菜市場作為庶民日常出入的場所,何以多數人都把它的髒與亂視為理所當然?而在走訪了多達十個傳統與改良市場後,佳珍想跟讀者分享的是,當代台灣物資供需早已不是問題,但如何在保有人情味之外,藉由合宜、好看的擺設,去除撲鼻的腥臭味,是當代菜市場應有的面貌。

久違的【出神入話】系列,這次則推出〈功名與利祿——文昌財神的信仰加乘〉。在科舉時代,取得功名既能光耀門楣,也能養家活口,是以即使要忍著十年寒窗無人問,許多人依舊趨之若鶩,一心想一朝成名天下知。也因為如此,儘管文昌諸神在世為人時,每一位都是講義理、重道德的人物,但一經轉凡為聖後,反而成為供桌上被膜拜、被祈求利益交易的對象。

同樣地,五子登科裡的房子、車子、妻子、孩子,都需要銀子才好辦事,供奉諸財神的香火,不只未有稍減,還一日更盛一日。

但世間的苦難,多源自人心的浮動、貪婪,一如證嚴法師在【證嚴法師經典人生】專欄裡所殷切叮嚀的,功名利祿,終究是浮雲而已,藉著這一波疫情,「我們應停、看、聽,停下對名利的追求,思考生命的價值,將紛亂的心態,高升的欲望轉變過來……」

文末,我們要特別恭喜經典雜誌的攝影召集人安培淂,憑藉【出神入話】系列,榮獲本屆金鼎獎最佳雜誌攝影。作為一名義大利人,他卻把台灣本土神祇拍得出神入化,這項獎座,是對他所付出的努力,一項適時的肯定。

作者
曾任《經典》雜誌副總編輯。 2008年以《台灣脈動》、2009年以《川流台灣》(合得)連獲兩屆金鼎獎之最佳專題報導獎。2010《台灣山國誌》入圍卓越新聞獎。2013《文明密碼》獲台達能源氣候特別獎。2014年《咱ㄟ社區》獲金輪獎。2017年以《住的適當科技》入圍全球華人永續報導獎。
本文出自

功名與利祿

【本期封面】攝影/安培淂
台北大龍峒樹人書院文昌祠裡,考生持香,祈求文昌帝君庇佑應試順利,手裡緊緊拿著准考證影本與祈福卡,冀望把握一個好的未來。台灣民間信仰重視生命循環,不忘對於人生價值的戮力追求,無論「功名」逐步實現,還是「利祿」逐層晉升,在理想與現實之間,看見奮鬥、掙扎與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