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 相關的文章

由「天選之人」淪為「瘟神」

由「天選之人」淪為「瘟神」的經驗,染疫後帶來的負面情緒,我開始對耗時傷神但從不計較是否有意義的工作重新評估。最後,我重燃希望,決定要繼續全力以赴,做好這件很有意義的大事。

有驚無險的家人團聚

如今父母過世多年,沒有想到現在變成兒子回來探望我們,易地而處,深恐這將激起當年自己臨別時,曾經後悔回國省親的複雜情緒,而瞬間覺醒,千萬不要讓兒子看出我們的感傷。

疫疾與科學的嬗變

我們面對流行疫疾的對策,基本思維就是阻斷絕滅,採行的方法是隔離染病的可能,設計引發身體免疫的疫苗以及研發殺滅病毒的藥物,這其中許多是近代科學的思維。然而,在近代醫學逐漸認識本身困境的當下,面對這全面性的疫疾挑戰,是一個另闢新徑的大好契機。

隔絕有時,擁抱有時 我在隔離飯店的十四天記事

為了在父親開刀時能陪伴在側,作者從比利時飛了大半個地球回到中國,卻因為隔離,只能透過視訊跟父親揮手問安。這次他相機、手機並用,從機艙、機場拍到防疫旅館裡外,疫情下的插曲、隔離的苦澀與難熬,盡見於他筆下的每一個字,鏡頭下的每一張畫面。

見仁見智:新冠肺炎防疫隔離面面觀

我們需要能夠接受「見仁見智,不見得大家的看法都能一致」的事實,重要的是我們要尊重別人不同的想法,試圖了解為什麼別人與自己的想法不一樣。我還特別需要自我警惕的是醫師這一行業,更要特別小心,不能失去謙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