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典範,歷史教育

講過去,展望的是未來;以過去為典範,就能讓愛延伸。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天地間的災情很難止息,希望藉由教育人心,多造福,以消弭災難;萬一發生災難,人們也能了解如何會合,用愛修復。

間一天天過去,我常問:「今日是何時?」因為不同年的同一日,在慈濟都有「歷史上的今天」。昨天是過去的一頁歷史,今天則是新的一頁,我們的生命還有多少頁可以書寫,不得而知。然而前人所做過、走過的歷史,後人應該認識、了解,才能同行此道,讓這條歷史之路悠久綿長。

回顧慈濟的歷史,我們能看見人間菩薩的足跡、曾耕耘過的福田,就如日前印尼巴路的大愛村啟用。它的歷史是來自二〇一八年九月,當時蘇拉威西島大地震造成許多人傷亡,隨之而來的海嘯,更讓災情擴大,景象悽慘。災後慈濟人立即動員勘災,在滿目瘡痍的巴路就地採購,或從遠處運送物資,投入緊急救助。

那段時間,救災、救命,需要安頓災民的身心,讓他們的心不再害怕、悲悽。慈濟人先為他們烹煮熱食,補充體力,同時溫言勸說,陪伴傷者與失去至親的人;在這段悲傷的過程中,膚慰其身,撫慰其心,體現了人間菩薩的「人傷我痛,人苦我悲」。

這分細膩、周到且豐富的愛,不只是急難救助而已,慈濟人考慮災民日後如何生活?何處居住?便與政府互動,表達願意援建;建好的大愛屋,土地所有權證也將贈予災民,讓他們得以翻轉過去窮困的人生。

很感恩印尼慈濟人發揮力量,為了建設新村向政府申請土地,還向社會大眾勸募愛心;也有來自國際間的愛,一聲呼籲,數十個國家點滴付出。如今巴路大愛村裡應有盡有,而且位置靠近人群,居民謀生容易,相信從此開始,他們已有了代代可居住的家。

假如大愛村居民的後代記得這段歷史,就可以與人分享:我們的祖先曾遭遇災難,所幸有來自周遭與國際的愛與祝福,為我們建蓋了這個家;我們的家充滿愛的價值,並非金錢能買到。雖然人間菩薩的付出是「前腳走,後腳放」,做過就放下;但是這一切的過程都是可供教育的典範,無私大愛如何鋪滿全球,也都是歷史。留下這樣的歷史,全球有愛的人總會連結起來。

講過去,展望的是未來;以過去為典範,就能讓愛延伸。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天地間的災情很難止息,希望藉由教育人心,多造福,以消弭災難;萬一發生災難,人們也能了解如何會合,用愛修復。

人間菩薩的歷史教育,實在很珍貴。同時,當我們回想過去,盤點自己的生命,若發現自己曾參與大愛村工程,相信會感到這樣的人生很有價值。祝福大家時時多用心,轉個心念造福人間,一起書寫人間菩薩的歷史。

作者
本文出自

功名與利祿

【本期封面】攝影/安培淂
台北大龍峒樹人書院文昌祠裡,考生持香,祈求文昌帝君庇佑應試順利,手裡緊緊拿著准考證影本與祈福卡,冀望把握一個好的未來。台灣民間信仰重視生命循環,不忘對於人生價值的戮力追求,無論「功名」逐步實現,還是「利祿」逐層晉升,在理想與現實之間,看見奮鬥、掙扎與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