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愛如漣漪擴散

愛就像漣漪,即使是小石頭丟入平靜的水面,也有一圈圈波紋向外擴散;只要付出一點愛,愛的能量也會不斷擴展開來。

愛,是一點一點累積而來的。常常對大家說「愛」,也鼓勵大家愛我所愛,代替師父去愛很多人;走入人群付出的人間菩薩都能彼此感恩、合和互協,就能讓愛從小小的地方擴大到無量無邊。

慈濟與社會上的許多慈善團體,總是將愛的能量不斷推廣,就如近年來,「愛女孩國際關懷協會」與慈濟專案合作,一起為烏干達付出。這個非洲國家距離台灣將近一萬公里遠,而這個團體顧名思義,他們關懷的是年輕婦女和女孩。非洲有許多女孩缺乏教育和物資,當她們的生理期開始,會遇到很多困境,「愛女孩」團隊就像小媽媽一樣提供女孩所需的物資,教導她們如何照顧自己的身體。

「愛女孩」團隊的成果,讓人打從心底佩服這些台灣青年。他們不只照顧女孩,也慢慢國際化,與不同種族的成員一起深入非洲各地,教導農村婦女如何種植芝麻等作物,如何製油或製成其他產品,以各種方式改善生活。

在台灣,夏天有冷氣、冬天有暖氣,伸手轉開水龍頭就有自來水,插頭一插,熱水壺就能將水煮沸,有開水飲用;在非洲差不多是就地而坐、就地而眠,捧起的水顏色常是汙濁的黃黑或赤紅,要找到清水很不容易。相較之下,能在貧窮落後的國家付出,實在令人讚歎。

很多人也許在日常生活中並不滿足,若願意常聞佛法,多看看世間困苦的地方,相信會改變想法。有一群非洲婦女接受慈濟的幫助後,因為接觸了佛法而改變,進一步學習如何布施、如何付出。她們走入慈濟,穿起灰衣白裙,接受培訓,展開雙手去攙扶、去擁抱、去背起老弱病苦。當慈濟人知道何處有人需要幫助,就會教導見習志工前往探望。曾見老人家的腳磨破受傷,大家溫柔地脫下長者的鞋,洗淨他的腳,抹藥、抹乳液。用種種方法付出,這都是人間菩薩行。

許多非洲志工在物質上並不富有,甚至有人家中米缸幾乎見底,即使如此,他們也學會了「捨」,就像賴索托有位志工將僅存的玉米粉集中在缸底,用杯子舀起,準備送給更需要的殘疾人。這讓我想到台灣慈濟也是從省下買菜的五毛錢開始,一直到現在將近六十年,發心付出的人間菩薩不分階級,讓愛匯聚,就有很大的力量。

現今天下災難偏多,更令人擔憂的是人心貪婪造成的人禍。所幸愛就像漣漪,即使是小石頭丟入平靜的水面,也有一圈圈波紋向外擴散;只要付出一點愛,愛的能量也會不斷擴展開來。我們很有福,也期待大家多多造福,讓愛普及天下,為天下祈求平安。

作者
本文出自

領角鴞

【本期封面】攝影/吳志典
兩隻二〇〇九年五月在台中新社國小內巢箱孵化的領角鴞,剛離巢時白色絨毛還很明顯,因飛行能力欠佳,也還沒能力獨立打獵,白天常擠在一起休息,親鳥夜裡還得辛苦捕食來餵飽牠們。幼鴞約需兩個月時間慢慢脫離親鳥照顧,而天敵鳳頭蒼鷹的捕食,或親鳥出意外無法餵食,都會增加幼鴞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