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種田 AI助攻 智慧農業正起飛
原本耗時傷身的農藥施灑工作,現代青農用遙控器就能搞定。創新科技與人工智慧的導入,能否為人口流失老化的農村,帶來希望與變革?
現為上下游新聞市集記者。
台大心理所實驗認知組畢業,曾任《經典》雜誌撰述。
踏入農業報導領域後無法自拔,希望以筆深耕,重新找回土地與人的連結。著有《台灣好果子》、《台灣綠食堂》、《餐桌上的真食》。
原本耗時傷身的農藥施灑工作,現代青農用遙控器就能搞定。創新科技與人工智慧的導入,能否為人口流失老化的農村,帶來希望與變革?
台中大肚的二期稻作,愈來愈多農民改種大豆,不僅節省灌溉用水、增加收益,解決水田的甲烷排放,還可取代高碳足跡的進口大豆。證明了務農也能成為淨零排放的得力助手。
鷺鷥翩翩,肥料在大地畫出謎樣圖騰,耕耘機隨後翻入土中。耕田施肥原是務農SOP,守舊觀念卻恐埋下土壤隱憂。